好人档案:聂银花,肇庆市怀集县中洲镇中心小学教师。2016年,公公意外受伤卧床,她主动承担起照顾公公的责任,不厌其烦地为公公端茶送饭、陪护治疗。公公出院回家卧床6年来,她悉心照顾公公的饮食起居,还特意参加培训班学习护理知识,考取护理初级证书,积极帮助公公做康复治疗。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公公病情逐渐好转。
当公公因车祸导致右腿受伤,需要卧病在床时,聂银花没有半句抱怨扛起家庭重任,她悉心照顾公公的饮食起居,端茶送饭、擦身按摩、陪护治疗……坚持六年如一日,甚至特意参加培训班学习护理知识,考取护理初级证书,“儿媳妇是公婆的另一个女儿。父母生病,女儿照顾父母是应该的”,她用实际行动践行孝道,传承着孝老爱亲的好家风。
聂银花六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因车祸受伤的公公。 受访者供图
聂银花是怀集县中洲镇中心小学教师,平日和丈夫、女儿及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她待公公婆婆亲如父母,逢年过节,总会帮公公婆婆购置新衣服,放假空闲的时候带上他们去旅游,两位老人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她常对丈夫说,“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
天有不测风云,原本幸福和美的家庭,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而笼罩阴云。2016年8月,聂银花的公公在驾驶电动车时和一辆车子发生碰撞,当场右腿骨折受伤。年过七旬的他在当地医院住了大半个月,婆婆年事已高照顾病人有心无力,聂银花的丈夫要上班,期间聂银花正在放暑假,她主动承担去医院照顾公公的重任。
聂银花每天做好饭菜送到医院,帮公公翻身、穿衣服,公公一开始躺在床上无法动弹,上厕所不方便,她就塞尿壶给公公。后来身体有所恢复后,她就扶着公公去厕所。
公公一开始觉得不自在,坚决拒绝聂银花照顾,希望等儿子下班来照顾自己。聂银花宽慰他,自己父母也长期体弱多病,都是他们四姐弟照顾,自己照顾老人很有经验,平时公公需要在床上解决大小便时,可以盖好被子、把帘子拉上,她小心呵护老人家的自尊。一席话让公公感动之余,最终接受聂银花的照顾。
出院后,公公在家也需长期卧床休养,偶尔身体好一点可以坐轮椅出来活动。聂银花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扶公公上轮椅,当公公坐在轮椅上大小便后,她会及时倒屎倒尿,做好清洁工作。
为了更好地帮助公公康复,她在当地老人院报名,参加培训班学习护理知识,考取护理初级证书。“这些护理知识对照顾老人很实用”她以前并不知道,原来“拍背”这个简单动作也大有学问,如果整个掌心实实压下去给老人拍背,老人会觉得不舒服,但如果五指并拢,手握空心掌去给老人拍背,“老人会舒服很多,自己的手也不会痛”。
在聂银花的精心照顾下,公公身体一点点好转。期间也多次尝试拄着拐杖行走,只是行走时更容易摔跤,一旦摔跤后,又需要卧床数月。
聂银花任劳任怨照顾公公的事迹感动着周围的邻里,经常有邻里街坊对她公婆说,“你们娶了个好媳妇,真是有福气”,公公对聂银花赞不绝口,“全靠银花照顾我,她就像我的亲女儿一样。”
除了照顾公公外,聂银花此前还一直照顾大伯家4 个孩子的饮食起居。大伯夫妻在外打工,家里4个孩子都在她家同吃住,如同亲生孩子一般被她照顾长大,身为教师的聂银花除了生活中对他们嘘寒问暖,还经常督促他们学习、辅导功课。4个孩子如今已经结婚,他们都牢记聂银花的恩情,逢年过节都会来探望她。
“我只是在自己家,尽自己一份力,换做别人也会这样做!”聂银花称,孝老爱亲是家庭的优良传统,她从小就是在这样的传统里耳濡目染长大。自己的奶奶长期卧病在床,全靠她妈妈悉心照顾,自己放学回来也会帮忙照顾奶奶。现在父母体弱多病,一起住的弟媳经常帮他们按摩,为了让老人家更舒服点,还特意购置了一个按摩椅,她谦虚地表示:“我做的还不够,其实很多人做得比我更好。”
采写:南都记者杨婷
编辑:叶孜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微文明·最美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