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黄痰?痰中带血丝?急救专家进公园做急救科普、新冠答疑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3-01-04 11:45

在12月30日启动的广东健康科普周活动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急救专家来到大沙头游船码头旁的公园广场,现场为市民进行急救知识科普,并带来了培训器材,手把手指导市民掌握心肺复苏技巧,还为现场市民进行新冠相关答疑,原定时长1小时的现场活动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才结束。

微信图片_20230104100804.jpg

在2022年12月30日的广东健康科普周活动上,省二医急诊急救专家向现场市民科普急救知识。

急救科普

做心肺复苏前要先“三观察”

“急救,打120是没错的,但120到达之前的5至6分钟,也是非常宝贵的,这五六分钟内的紧急处理,靠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急救员’”,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琶洲院区急诊科主任唐柚青强调“人人学急救、人人懂急救”的理念,提醒大家,每个人不管年龄大小,都应该学习规范的急救知识,“不恰当的急救也会对病人带来伤害”。

微信图片_20230104095012.jpg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琶洲院区急诊科主任唐柚青讲解急救知识。

最基本的急救知识是什么?首先,要第一时间区分病人是否需要紧急处理,“观察三个要素,先呼叫病人的名字,看他还有没有意识;再触摸颈动脉,看是否还有搏动;同时观察病人胸廓有无呼吸动作。如果病人呼之不应、动脉停止搏动、胸廓没有起伏,意味着他的心跳呼吸停止了,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操作中有哪些技巧和要点?在科普周现场,省二医急诊科副主任护师陈婷进行了示范。在体验环节,四五岁的小朋友、80多岁的长者都踊跃排队,在人体模型上学习心肺复苏的技巧,陈婷对上台体验的市民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帮大家纠正动作、掌握要点。

微信图片_20230104095025.jpg

省二医急诊科副主任护师陈婷(右一)指导市民学习心肺复苏技巧。

结合体验教学,陈婷告诉市民,心肺复苏不能在席梦思床垫上进行,需要把病人移动到硬木板上;心肺复苏按压的位置不对的话,也会没有效果,按压位置应保持在病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的频率需保持在每分钟100至120次,每按压30次就要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在人工呼吸的技巧上,她提醒,很多人在做人工呼吸前深吸一口气再吹进病人气道,实际上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深呼吸后吹出来的气中氧气含量低,“人工呼吸前,不需要特别深的吸一口气,只需要平静地、广泛而均匀地为病人吹气即可”。

唐柚青还分享了自己用海姆立克法救回父亲的经历。他与父亲吃饭时,突然发现老父亲面色发黑、头耷拉到桌面,发现是米饭噎到,立即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回父亲。

遇到紧急情况,万一打120打不通,应该怎样应对?唐柚青表示,这种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身边懂急救的人,或者医疗专业领域的人,请他们进行现场处理的指导,比如通过视频通话远程进行实时指导,同时,还可以动用身边一切可动用的交通工具,尽快送病人到就近的医院。

微信图片_20230104102627.jpg

在2022年12月30日的广东健康科普周活动上,省二医急诊急救专家向现场市民科普急救知识。

新冠咨询

咳黄痰?痰中带血丝?要不要打白蛋白?专家这样说

在科普周现场,唐柚青还在现场为市民进行新冠感染有关的科普答疑。一名阿姨说,自己感染后胃口不好,唐柚青解释,新冠病毒对人体的攻击是多方面的,消化系统也会受影响,只是不同的人表现形式不一定相同,有些会出现病毒性肺炎,有些会有消化系统的症状。

一名阿姨来帮自己老公咨询,唐柚青建议她,如果家人症状加重的话,可以带他去医院就诊,做进一步的检查,“不一定要去大医院,可以去社区医院、病人量相对不那么大的医院,能够做胸部CT、做核酸检测的就好”。

还有市民提到,自己康复期咳嗽时,发现痰中带血丝,唐柚青介绍,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主要还是咳得太厉害了,年轻人力量也很足,短时间剧烈咳嗽导致毛细血管的破裂、黏膜的损伤,导致有出血”,他说,这种情况下,只要没有影响到下呼吸道,只局限于上呼吸道症状的话,问题不大,可以适当在家中加湿加温,使用一些止咳药物

微信图片_20230104100845.jpg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琶洲院区急诊科主任唐柚青为市民进行新冠相关答疑。

有市民提到咳嗽咳出黄痰的问题,唐柚青表示,这一波感染中咳嗽咳痰的情况确实不少见,出现黄痰的话要警惕有无肺部感染,“痰量多的话,还是有必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但也不用过于紧张,咳黄痰并不等同于已经发生了细菌感染,“如果感染发生在上呼吸道,机体也会有一个自然的应答过程、恢复过程,需要根据咳嗽咳痰的程度进行处理,如果量特别大、越来越稠、越来越多,就要警惕,量不多的话就可以用止咳祛痰的药物处理,这方面有很多中医药药物可以选择”。

不过,他不建议市民自行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药物,“不要一咳嗽、咳痰就去吃阿莫西林,有黄痰也是要看具体情况的,还要看有没有发烧、胸痛、憋气的情况,如果都没有的话,就可能是感染后气道的高反应,进行止咳处理即可”。

微信图片_20230104102852.jpg

在2022年12月30日的广东健康科普周活动上,省二医急诊急救专家向现场市民科普急救知识。

有市民问到,家人经CT检查发现已经病毒性肺炎,是否可以使用白蛋白?唐柚青提醒,白蛋白有严格使用指征,不能自行随意使用,“它不是专门治新冠的药物,也不是一种营养药,它的使用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是说觉得它很贵、效果好,就直接去打白蛋白针,不是这样理解的”。

他提醒,如果是想补充营养,原则上还是尽量让病人自己通过食物补充营养,“如果病人胃肠道是好的,只是胃口不好的话,还是尽量做思想工作,争取病人配合进食”,同时,市面上有很多营养制剂可以选用,口感、香型都可以调整。

还有市民问到新冠特效药的使用,唐柚青表示,要使用特效药的话需要尽早,“一开始发病就要使用,如果是已经发病一周以上,效果会受影响”。

统筹:尹来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视频:南都记者 叶晓文 实习生 吴博斌

摄影:南都记者何玉帅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黄怡辛 王舒慧

活动执行:王加 李伟君 刘煜恒 实习生 霍立 邱芷珊

编辑:李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冠康复 科学防护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