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以“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标准化高峰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据悉,目前广东全省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各项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先进标准引领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有专家指出,标准化助力广东制造业发展,企业要把产品和服务出口到世界各地,就要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制造和研发,积极参与到各项标准化制定工作中,助推广东制造业加速跃升。
推进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是“广东制造”加速向“广东智造”跃升的必然要求
论坛现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通过视频指出,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离不开标准化技术支撑。广东省坚持“制造业立省”,提出“制造业当家”,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强大的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
田世宏指出,广东省标准化工作要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高标准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同时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以标准创新释放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并抓住“第一资源”,培育现代产业需要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此外,还要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光明在致辞时表示,推进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是“广东制造”加速向“广东智造”跃升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大力开展“先进标准+制造业”行动,推动建设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先进标准体系。
据介绍,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港澳特别行政区有关政府部门,围绕食品、粤菜、中医药等25个领域,制定了110项湾区标准,促进湾区要素有序流动,让标准化工作服务大局更加有力;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氢能等11个制造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以及836项关键技术标准,实现了标准化技术人才90%以上在企业、研发资金90%以上来源于企业、标准研制项目90%以上产生于企业的集聚发展模式。目前,全省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自修订国际标准3037项,国家标准1.01万项,企业标准6389项,地方标准2972项,各项数量均居全国的前列,先进标准引领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广东一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涂装车间
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南沙工作站揭牌
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力量”
此外,现场还举行了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南沙工作站、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广州)南沙工作站揭牌仪式。据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南沙工作站、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广州)南沙工作站正式揭牌,将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力量”。
“目前南沙探索粤港澳三地标准互认模式,打造了全国首个粤港澳标准化服务平台、广州南沙粤港澳科技创新团体标准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推动发布粤港澳团体标准20项。”广州市南沙开发区党工委政研创新办主任刘家君表示,下一步南沙将结合工作分工,在重点领域继续推进粤港澳三地标准化合作交流,发挥南沙区粤港澳标准化和质量发展促进会等社会力量在标准化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标准国际化工作,继续推动营商环境和全球溯源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落实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标准。
专家:
标准化助力制造业发展
争夺更多行业话语权助推广东制造业加速跃升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何对广东如此重要呢?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广学表示,广东是制造业大省,也是国际制造业一个重要的重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也让湾区制造业发展面临重大的机遇,“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助力制造业的发展”。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产业标准创新研究所所长王益群也指出,近年来广东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从中得到成长壮大,比如锂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德方纳米,在2010年前后就开始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现在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纳米正极材料供应商。
陈广学提到,广东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强、水平高、底气足,在参与标准化工作特别是标准制定上具有更强的自主性,企业要把产品和服务出口到世界各地,就要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制造和研发,积极参与到各项标准化制定工作中,也能为企业的发展争夺更多的行业话语权,助推广东制造业加速跃升。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冯家钜 通讯员 粤市监
编辑:冯家钜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开好局起好步!聚焦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