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新一批老旧小区完成改造!75天换新颜,内外大不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01-06 12:19

南都讯 记者 莫郅骅 墙绘标识点亮特色、“三线”整治消除隐患、适老及无障碍设施友好便民……近日,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南沙区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中心获悉,经过两个月施工,南沙区的大岗镇豪景大厦、南沙街珠江苑、南沙街曙光苑、南沙街珠江中路8号住宅楼、南沙街珠江中路二巷48号供销社宿舍等5个老旧小区已完成改造,旧貌换新颜,实现“逆生长”,也为新春佳节的到来添上新彩。

本次改造针对项目现状房屋老、设施旧、配套缺、活力弱等不足,以消除安全隐患和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聚焦水电气路、适老设施等民生事项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社区安全韧性,并进一步探索活化利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存量资源,优先增加公共服务及市政公用设施,提升老旧小区服务功能。项目圆满实现可研批复45天即开工、开工75天即完工,安全生产“零事故”。

大岗镇豪景大厦.jpg

大岗镇豪景大厦。

豪景大厦外立面改造前后.png

豪景大厦外立面改造前后对比。


内外翻新、设施完善

融入地方特色元素形成“风景线”

豪景大厦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分别位于大岗镇、南沙街,项目改造范围0.7公顷,现状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涉及224户居民,项目投资金额1395.02万元,于2022年10月开始施工。

本次改造针对项目现状房屋老、设施旧、配套缺、活力弱等不足,结合居民的核心诉求,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改造内容包括房屋建筑本体共用部位:重点改造建筑老旧楼栋门、更换楼道照明、粉刷修缮楼道、规范楼道三线、更换楼栋排水设施、维修化粪池、外墙维修等;小区公共部分:改造提升小区公共空间、增加公共晾晒设施、增设非机动车泊位、增设信息宣传栏等。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施工,这批老旧小区共完成屋面翻新4350平方米、外立面翻新24000平方米、公共通道内面积(含天花、地面、内墙)10650平方米。同时,维修更换楼栋照明、消防、排水、排污、电气等设施,更换公用门窗,修复地面铺装,捆扎规整“三线”及局部“三线”下地,雨污分流管道改造等改造内容,并增设智能门禁系统与监控设施,小区的基础设施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外墙清洗、修补后焕然一新,户外“三线”有序排布.jpg

外墙清洗、修补后焕然一新,户外“三线”有序排布。

修缮后的楼道,增加了扶手、消防设施和照明设施2.jpg

修缮后的楼道,增加了扶手、消防设施和照明设施。

楼栋 “三线”规整,排水管道更换.jpg

楼栋 “三线”规整。

楼栋 “三线”规整,排水管道更换2.jpg

楼栋排水管道更换。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改造充分挖掘南沙当地的特色元素,通过墙绘、特色标识等方式为老旧小区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例如,大岗镇豪景大厦项目以“大岗六景”为主题,选取十八罗汉山塔、罉塘潭古采石场、水月宫、樱花园、黄花风铃木、木棉花林等元素,创作了六幅极具地域特色的墙绘,为居民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

大岗六景——黄花风铃木主题墙绘.jpg

大岗六景——黄花风铃木主题墙绘。

大岗六景——木棉花主题墙绘.jpg

大岗六景——木棉花主题墙绘。

大岗六景——水月宫主题墙绘.jpg

大岗六景——水月宫主题墙绘。

珠江中路二巷48号项目的楼栋入口、楼栋号等位置,新增的“南沙更新”logo十分吸睛。该logo采用印章形式,“更”字的一捺融合南沙形象标识“雄狮”元素,向南沙形象理念看齐,彰显标识的在地性和独特性,象征南沙城市更新立足本土,继往开来,不断书写新篇章。

珠江中路二巷48号门口的“南沙更新”logo.jpg

珠江中路二巷48号门口的“南沙更新”logo。

楼道变得宽敞明亮,乱搭乱接的“三线”变得归整,以往经常堵塞的排水管得到了疏浚和更换,斑驳脱落的外墙经过修补和防水粉刷处理后焕然一新,让老旧小区重新焕发活力。


项目当年批复当年完工

“共同缔造”贯穿改造全过程

为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效率,在改造之初,项目便建立了由区级部门牵头、镇街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区级统筹部门与镇街的职责分工。同时,制定了专门作战图、总控计划和项目策划方案,形成“一图、一表、一账”,围绕项目年度目标细化节点计划,问题台账上墙督办,实行销账精细化管理。

据南沙区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中心介绍,该项目并联推进前期工作,在可研审查期间,同步组织初步设计(概算)编制、施工招标计划挂网等工作,实现2022年6月批复实施方案,8月完成可研,9月完成招标并开工,最终于当年完工,顺利按计划完成了南沙区本年度的老旧小区任务。

共同缔造委员会——实施方案意见征询会.jpg

共同缔造委员会——实施方案意见征询会。

实际上,老旧小区该如何改造,生活在此的居民最有发言权。南沙区的改造工作始终把居民意愿放在首位,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切实解决居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

项目启动之初,南沙区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中心牵头,属地镇街、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参建单位等多方成员共同参与,搭建了居民议事平台,推动民主决策,让“共同缔造”贯穿全过程。

据悉,平台采用逐户上门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20余次共同缔造委员会、建立业主微信群评选方案等多种方式收集居民意见,大到改造内容、公共空间优化,小到楼梯贴砖样式、墙面颜色、地面铺装样式选择等细节,均与居民探讨商定。通过倾听居民意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组织居民充分参与“改什么、怎么改、如何管”的全过程, “激活”了居民主人翁意识,真正实现共建共享。

编辑:莫郅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