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00余件年画精品汇聚粤博,拼贴出最热闹的年味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01-12 09:07

“门神门神骑红马,

贴在门上守住家。

门神门神扛大刀,

大鬼小鬼进不来。

哎,进呀进不来。”

新年来了,年画也来了。中国的年画,传承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描绘出人民幸福美好生活。2023年伊始,由广东省博物馆策划,整合和精选了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佛山市博物馆等十余家单位的年画收藏精品,推出了 “年画里的中国”展览。

画.jpg

“年画里的中国”展览海报。

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佛山市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山东美术馆主办,天津博物馆、天津杨柳青画社、武强年画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佛山木版年画百年老铺协办,精选300余件年画精品和年画印版,辅以年画制作工艺展示,将文物藏品和非遗传承相结合,为广大观众了解和研究这一独特的文化宝藏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展览位于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展览时间为1月10日至3月29日。

展览策展人之一张荣芳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年画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一般采用木版水印或半印半绘的方式制作,大都于佳节张贴,营造热闹祥和的氛围,同时也寄托祈求幸福安康的理想。年画的线条清晰,色彩明快,自成系统的审美追求使得年画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她还透露,这次的展览汇聚了全国八大年画产地的精品,其中包括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山东高密扑灰年画、河北武强年画、广东佛山年画、四川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和河南朱仙镇年画。“这次展品十分丰富,精品亦不少,因为展厅容量有限,我们计划在2月将更换一批展品。”

年画绘制过程中的一刀一刻,一笔一画尽显古朴的中国劳动人民所饱含的专注、敬业、求精、革新的匠人精神。保护传承好年画这一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技艺的存续,更是匠人精神的绵延不息、历久弥新。同时,非遗传承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激活年画的内在生命力也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因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神祇年画,神仙瑞兽共冶一炉

张荣芳指出,这次展览从神祇、人物、风物、故事四个版块全面展示了蔚为大观的年画艺术。

年画里有一个吉祥喜庆、热闹非凡的神仙世界,早期木版年画大多是神像和佛像,成就了“门神”“灶神”“钟馗”这样的年画经典。除此之外,百姓们喜爱的福禄寿喜财神像、祥禽瑞兽,也在展览中占有一席之地。

2.png

天津杨柳青年画《门神》  年代不详   天津博物馆藏

3.png

苏州桃花坞年画《尉迟恭 秦琼》  晚清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藏

4.png

高密扑灰年画《榴开百子》  民国  潍坊市博物馆藏


微信图片_20230111105116.jpg

佛山年画《天官赐福》  清代至民国版 1992年印    佛山市博物馆藏

6.png

潍坊杨家埠年画《灶王对》  20世纪后期    潍坊市博物馆藏

7.png

苏州桃花坞年画《黄猫啣鼠 逼鼠蚕猫》  民国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藏

1212.png

武强年画 《增福财神》  清版   武强年画博物馆藏

人物年画,充满人间的烟火气

策展人张荣芳还透露,随着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传统节庆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祭祀,百姓慢慢地从对神的关注转向人,更注重自身的生活与发展。于是,一系列构思巧妙、寓意吉祥的人物年画出现。据她介绍,杨家埠年画充满醇厚的乡土气息,男人女人热情质朴;武强年画造型幽默生动,画中有戏,堪称民俗生活的大观园;杨柳青年画精细典雅,仕女娟秀,娃娃可爱;桃花坞年画里的江南气质,佛山年画里的市井百态,绵竹年画中的巴蜀风情等等,这些都让以人物为题材的年画更加立体而丰饶,充满人间的烟火气。

5678.png

杨柳青年画《仕女游春》  年代不详  天津博物馆藏

890.jpg

绵竹年画《执伞女子》  民国  绵竹年画博物馆藏

0909.png

桃花坞年画《洋灯美人》  晚清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藏




风物年画,记录风俗和市井百态

展览的另一位策展人刘纯对南都记者表示,作为年画的重要部分的风物年画蕴含着古人参悟自然、洞悉天地的智慧。这些年画以中国传统节日、百姓日常劳作、自然四时风景为题材,融入了节日信仰、农业丰收、民俗活动、时事新闻等内容,记录社会风俗变化,描绘中国壮美河山,展现民间市井百态。

67890.png

绵竹年画《迎春图》  现代  绵竹年画博物馆藏

4545456.png

杨家埠年画《春牛图》  清末民初  山东美术馆藏

45678.png

杨柳青年画《庆赏元宵》  清  高桐轩绘   天津博物馆藏


故事年画,神话与历史代代相传

年画是我们悠久的传统,也是我们团圆的温情,是我们迎新的慰藉,也是我们伦理的教化。具有极强故事性内容的主题是年画题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能观画艺之美,还能感神话之奇,体历史之重,品戏曲之妙。


090909.jpg

武强年画《踏雪寻梅》  清版  武强年画博物馆藏

89898989.png

杨柳青年画《白蛇传》  年代不详    天津博物馆藏

78787878.png

武强年画《三国连环画》  清版   武强年画博物馆藏

策展人刘纯指出,在这类年画中,最著名的要数“戏出年画”。“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清代是戏曲文化的繁荣时期,年画中也出现了大量以戏曲剧目为题材的作品。因为一个独立剧目名为“出”,故这类年画被称为“戏出年画”。寻常百姓既可以从“戏出年画”中品味戏曲的精妙,也可以通过戏曲故事学习知识。戏出年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用传统故事年画画面搭配戏装扮相的人物;二是完全还原戏曲舞台的全貌。

微信图片_20230111231959.jpg

年画《三顾茅庐》取材于《三国演义》。


连环年画是以连环画形式展现具有连续故事情节的年画,以条屏式的画面形式将民间故事或戏曲故事浓缩其中。年画连环画选材贴近民众,题材多是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承载着大量民俗文化传统;而且具有色彩明快、浓墨重彩的艺术特点,因此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喜爱。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年画连环画进入了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如今,随着许多更贴合时代需求的载体出现,年画连环画早已退出了市场,但大众性、民俗性、艺术性兼具的独有魅力使其具有了独特的收藏价值。

另据介绍,“年画里的中国”展览同时还分设了一个露天“展览”——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将该展览加以转化,赶在春节前将其推送至广州非遗街区(北京路)开展“行花街·睇年画”展演活动,并将在全省巡回展出。


年画中的吉祥物及其寓意

中国的吉祥文化经过几千年积淀,形成了庞大丰富的艺术隐喻和象征体系。年画往往将各种吉祥事物加以组合运用,借其多重美好的谐音和祥瑞寓意,寄寓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1)鹌  “鹌”谐音“安”, “鹌菊”谐音“安居” ,鹌鹑与菊花组合,寓意安居乐业;

2)猫  “猫蝶”谐音“耄誊” ,猫、蝶、寿山石、菊花谐音“寿居耄蠢”,猫蝶图寓意长寿;

3)鱼  “鱼”谐音“余”,寓意连年有余,鲤鱼跃龙门也寓意科举及第、金榜题名;

4)葫芦 “葫芦”谐音“福禄”,“葫芦蔓带”谐音“福禄万代”,象征福禄吉祥、子孙满堂、世代绵延;

5)佛手  “佛”谐音“福”,寓意多福、聚财;

6)灯  “灯”谐音“丁”“登”,寓意添丁、登科及第、五谷丰登;

7)蝠 “蝠”谐音“福”,寓意福气、福自天来、洪福齐天,五只蝙蝠寓意“五福”;

8)鸡 “鸡”谐音“吉”,鸡有“五德”,寓意吉祥、功名,可辟邪镇宅、驱瘟;

9)鹿 “鹿”谐音“禄”,“鹿鹤”谐音“六合”,鹿寓意权力与地位,是帝王与长寿的象征,鹿鹤同春寓意天地四方与人同沐春晖;

10)羊 “羊,祥也”,“羊”谐音“阳”,年画中常以三只羊的吉祥图案寓意“三阳开泰”,作为岁首新春的贺词,贺颂万物更新,祥和安泰;

11)狮  “狮”谐音“世”“师”,狮子在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瑞兽,大小狮子寓意太师少师,代代仕途顺利,九只狮子组合寓意九世同居,和睦相处;

12)猴  “猴”谐音“侯”,“蜂猴”谐音“封侯”,画中的猴子与蜂、蜂窝、枫、马等事物组合,表达百姓期望加官封侯的心愿。

此外,年画中以“笙”请音“生”,“戟”谐音“吉”,“磬”谐音“庆”,“莲”谐音“连”,“冠”谐音“官”,“笔”谐音“必”,“弓”谐音“宫”,“柏”谐音“百”,“桂”谐音“贵”,“荔”谐音“利”.......多借谐音传达吉祥寓意,不一而足。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朱蓉婷 实习生 蔡昳潾 通讯员 粤博宣

摄影:南都记者 周佩文


编辑:周佩文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