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谢宇野 一株茄子树上同时结出了五颜六色、不同品种的茄子和番茄;可实现“一次种植,多次收割”多年生水稻;集装箱在户外搭建而成的科普小教室……1月8日,位于梧桐山脚下的盐田区华大科普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未来,这里将成为市民回归田园、孩子们接受专业科普教育的户外教室。
1月8日,“万物森灵”2023盐田区华大科普教育基地揭幕仪式举行,盐田区部分中小学的100多名学生成为首批参观盐田区华大科普教育基地的幸运儿。揭幕仪式上,盐田区常务副区长曾坚朋表示,希望盐田区华大科普教育基地将来打造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劳动教育”三位一体的“田园式”最美科普教育基地,并热情欢迎社会各界、同学们和小朋友们前来参观、体验。
据了解,盐田区华大科普教育基地是盐田区民生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利用13.5亩闲置耕地打造而成。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该基地还处于“开荒”阶段,首批参观的学生有望看着这片沃土孕育新苗,“黑科技”培育出农业新成果。基地对中小学生专门辟出一块区域用于亲自参与农耕种植。在这块区域中,中小学生有机会体验从翻土、浇水、施肥、间苗、拔草、养护到收成的各个不同种植阶段,实现全程参与、全程守护。
目前,基地上已经种植了野生稻种质资源圃、手指柠檬、台湾长果桑、油菜、多宝茄树、生菜种质资源圃等农作物。其中,多宝茄树(茄子树)是华大与中国蔬菜类茄子研究创新团队合作,经过13年科学研究培育出的颠覆传统蔬菜生产模式的超级物种。多宝茄树将一年生的草本茄子,通过超级砧木嫁接模式变成灌木本的多年生模式,可以将茄子、辣椒、西红柿、人参果等同时嫁接在同一棵砧木上,并实现抗病、连续高产。接下来,华大将计划按照四季不同的节气,种植不同的物种。
这不仅是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更是最专业科普教育的户外教室。
华大集团CEO尹烨在致辞中感谢盐田区对该项目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表示华大将不遗余力地投入农业科技人才力量,把盐田区华大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为立足盐田、辐射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水平生命科学与科普教育平台。
开园活动上,华大还特别为中小学生们准备科普“盛宴”。尹烨带来的《万物有灵——生命之美》,以基因为线索,向中小学生们展示了生命世界的演化历程,以及如何形成了今天这个美轮美奂、包罗万象的世界,让同学们体会到生命之美;广东省2021年科普亚军孙海陆带来《梧桐山的动物们——基因科技与濒危动物保护》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因测序技术在保护濒危物种中的应用,深受小朋友们喜欢;深圳市2022年科普冠军董怡苇带来的是《本末倒置的植物进化》,介绍了植物世界的演化历程,让小朋友们萌发了探索植物世界的兴趣。
据悉,华大集团将依托此科普教育基地,在全年开展系列科普讲座,同时,在盐田构建一个“政产学研资媒”六位一体的发展新模式,结合华大集团在生命科学、基因科技与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专业背景与师资力量,打造专业科普教育课程。
(摄影:赖思为)
编辑:曾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