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顺德立身之本,顺德靠实体经济起家,更要靠实体经济赢得未来。要做大总量、调优结构、提升质量,持续拓展万亿顺德、千亿集群的产业版图。”
2023年1月11日上午,顺德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区长区柱明作政府工作报告。当前,顺德正坚持工业立区、科技强区战略,提振信心、实干争先,奋力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报告提出,今年将坚持规模和效益并提,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挺起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做强支柱产业,推动家电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引领智慧家居新趋势。推动机械装备产业迈向精密化、高端化,扩大细分领域领先优势。
持续做优特色产业,培育五金、涂料、家具等行业“链主”企业,带动传统产业蓬勃发展。
积极做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系统集成能力,将北滘机器人谷建成机器人产业高地。
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引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换道超车。
打好“拓市场、争订单、优服务”组合拳,想方设法推动企业练内功、上规模,千方百计稳存量、创增量、提质量,打造千亿级旗舰企业、百亿级龙头企业、十亿级骨干企业矩阵。
今年,顺德将持续聚焦招大引强、招新引高,拿出最好地块、最贴心服务、最实际支持,充分展现招商引资的顺德诚意
。全力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清单式解决发展需求,让企业扎根顺德、做优做强。
用好顺德产业载体地图APP,围绕高端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大力开展以商引商、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力争引进100个以上优质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报告提出,抢抓数字经济机遇,建设数据产业基地、数字经济发展集聚区,以数据高效赋能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打造金凤凰、佛山新城产融集聚区,加大对制造业等信贷投放力度,让金融更好服务产业发展。
打响美食超级IP,规划建设美食产业集聚区,培育发展一批餐饮总部企业,提升美食品牌知名度,构建连接世界的文化纽带。
发挥广东工业设计城的引领作用,加快高端家具设计集聚区建设,推动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支持钢铁、塑料等大型专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培育电子商务企业和平台经济,让更多顺德优品走遍全国、畅销全球。
加快大良驹荣北路等TOD项目建设,高标准构建地铁商圈,打造品质生活新高地。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培育发展定制消费、时尚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场景,持续激发新能源汽车、家电等消费潜力。引导各镇街因地施策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集聚、优势互补。
今年顺德还将持续壮大园区规模,加快建设新型产业园,重点打造临港经济区,推进顺德新港二期码头建设,积极申报佛山综合保税区,构建辐射半径100公里的港口生态经济圈。
不断优化园区生态、人文环境,支持建设多层厂房,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工作圈就是生活圈。
着力打造园区标杆,统筹“双十”园区建设,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汇聚高端产业。全面提升五沙工业园设施配套,年底建成智慧物业园区。
提速顺德高新区二期开发,打造“三生”融合的智造社区。严把园区效益关,用好村改新建园区,强化单位面积投入强度、产出绩效考核,推动园区集约高效发展。
报告还提出,要紧盯项目开工率、投资率、达产率,更好发挥项目在稳投资、促增长、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落实重点项目定期会商机制,形成大抓项目、抓好项目的合力。全面实行“招商+报建”双同时机制,提前做好项目开工前期工作,推动30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确保美的库卡二期、海天华南总部首期、大族机器人一期等32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提早谋划项目储备,动态调整项目库,推动超180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充分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券等,实现“有项目就有资金”。
采写:南都记者 路漫漫 胡嘉仪 陈飞龙 实习生 杨沛 魏广慧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实习生 陈燕玲
编辑:路漫漫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提振信心,实干争先!聚焦2023顺德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