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来
也正值诈骗高发之时
新型诈骗层出不穷
大家的防诈意识更要再加强
今天带大家把这些套路一一识破
01 冒充官方机构发布虚假信息
诈骗分子冒充
疾控中心或其他机构工作人员
发布新冠疫苗信息
引诱群众点击含木马病毒的链接
套取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02 诈骗分子冒充学校老师
通过QQ、微信或其他联系方式
发布虚假信息
悄悄潜入学校的班级群里
以收取新冠疫苗费用为由
对群内家长进行诈骗
03 谎称“快递被检测出阳性”
诈骗分子假冒快递客服来电
谎称快递物件被检测出新冠阳性
已被销毁,但可以申请理赔
当受害者添加“客服”为好友后
骗子发送虚假“官方网站”
并诱导填写个人支付信息
盗走受害者资金
骗子还会以支付信用不足、
理赔渠道未开通、赔款无法到账等为由
诱导受害者进行贷款
将钱转至诈骗分子账户,骗取钱款
04 假冒“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
诈骗分子伪装成
“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
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好友
再将受害者拉群
诈骗分子会在群内发布刷单、
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
最终受害者受做任务拿返利诱惑
落入刷单诈骗
05 谎称“领取居家隔离补贴”
诈骗分子冒充公司人事、财务部门
或通过邮箱向公司员工群发邮件
称现根据国家政策发放工资补贴
需及时扫码登记领
将受害者引流至“钓鱼网站”填写信息后
盗刷受害者银行卡
06 推销所谓“特效药”
诈骗分子假冒政府部门
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等
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
谎称有防疫“特效药”
诱导受害者前往“钓鱼网站”购买
从而盗取受害者银行卡信息实施诈骗
07 谎称有内部渠道购买抗原
诈骗分子
在微信群、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
自媒体平台上发布销售
“新冠抗原试纸”“特效退烧药”等信息
当受害者与“商家”联系沟通时
对方会要求添加微信、支付宝
等私下转款扫码交易
等钱骗到手
便会将受害者拉黑或者
提供虚假订单号继续行骗
1.新冠疫苗接种信息均由权威部门发布,请大家关注相关信息发布平台,非官方渠道,不能轻信。
2.学生家长在QQ、微信或者其他聊天工具上收到任何要求缴费的信息,一定要通过电话进行核实确认,切勿贸然汇款;
3.当接到所谓“客服”来电,遇到包裹丢失赔付等问题,称可以退款或理赔的,十有九骗,一定要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4.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进行办案,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通话保密、配合调查、接受资金审查、需要转账或填写支付密码的,都是诈骗。
5.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特别是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号和密码等,凡是遇到要填写银行卡账号、手机号码、验证码等信息的务必谨慎操作,凡是涉及金钱交易的务必核对好信息。
6.不要轻易点击不明来源的短信链接和扫描可疑的二维码信息,谨防误入钓鱼网站,泄露个人信息。
7.如果收到“00”或“+”开头的境外来电,请提高警惕,注意甄别。若无固定的海外关系需要经常联系的,可联系运营商屏蔽境外号码。
假期里
大家会选择游戏进行放松
但同时也是网游类诈骗高峰期
校探君也为大家整理了几个
常见的网游类诈骗套路
01 代练升级法
骗子在游戏中发布虚假广告
称可低价代练游戏角色等级或装备
从而获取玩家游戏密码
并要求玩家先行支付部分费用
等得到玩家汇款后
立即将玩家的装备、游戏币洗劫一空
并立即消失
02 低价售物法
在现在的网络游戏中
经常能够看到一些
“低价出售装备、“低价充值钻石、元宝”
需要的请联系qq:xxxxxxx”之类的信息
诈骗分子就是在游戏中
广泛发布此类消息
谎称可以用低于官方价格来充值
购买游戏钻石、元宝等虚拟物品
诱骗那些贪小便宜的“急性子”玩家
03 买卖账号法
骗子以高价收购玩家高等级游戏账号为名
并诱使玩家登陆钓鱼网站
或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
从而获取玩家银行卡信息
并以各种理由让玩家支付相关费用
或者直接转走玩家银行卡内钱财
04 假冒客服法
玩家购买虚拟物品后
“钓鱼”QQ会以联系客服发货为由
让玩家联系虚假交易网站上的“客服”
“客服”就会使出浑身解数
以各种理由让中套的玩家
充值更多的钱来达到二次诈骗
如:您的账户个人信息未填完整
请完善信息并交纳xxx元保证金
否则后台无法发货....等等
1.避免线下交易,账户充值、购买游戏装备等应通过正规平台进行交易。
2.凡是需要交纳各种保证金的,一定要谨慎,基本都是骗子。
3.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易相信比市场价格低的广告。
4.一旦不慎上当被骗,要保留好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大家都记住了吗
南都校探(nanduxiaotan)报道
资料来源:广东公安、中国反邪教、广东刑警、广东药监、人民网科普、广州青年、阜城公安
整合:实习生 梁慧
编辑: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