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总是“吃不胖”?别羡慕了,如果孕期体重增长不良,可能导致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现,也会增加母婴患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近期,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就接诊了这样的一位瘦孕妇,医生提醒大家,对于瘦孕妈来说,“不长肉也不长胎”是一件有危害的事情,孕期体重管理不仅要控制体重增长过多,也要防止孕期体重增幅太小、危及母婴安全。
新华社资料图,河北孕妇进行孕妇球操训练。 新华社发(梁子栋 摄)
孕前BMI只有16.8 孕6个月增重不到5斤
“医生,我已经很努力吃了,但是真的吃一点就很容易饱了,产检时医生说我体重增长不达标,家里人经常给我煲汤和炖补品,但我喝了也没太明显效果。”孕妈琳琳(化名)走进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的“围产营养门诊”就诊。
琳琳怀孕已经25周+1,体重只增长2.4kg,属于典型的妊娠期体重增长过低。因为担心宝宝营养不够、影响宫内发育,琳琳被产科转来营养科门诊干预。
琳琳孕前BMI为16.8(身高165厘米,体重46公斤),属于体形消瘦的类型,孕周为按照理想标准,应增长8.5kg,但实际只达到目标值的28%。
人体成分分析显示,琳琳身体的脂肪量和体脂率是正常的,但肌肉量少,只有34.2kg,远未达标(参考范围为36.5~42.5kg),同时基础代谢率偏高,孕期体重增长不在正常范围内,大幅度低于增长曲线的下限。
孕妈琳琳脂肪量和体脂率是正常的,但肌肉量少。
科学指导、改善饮食结构,瘦孕妈成功增重
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何智映介绍,琳琳的情况属于“高基础代谢状态”,肌肉量偏少,能量和蛋白质营养状况一般,缺乏运动,吃得不多,但高基础代谢状态又导致热量消耗大,因此体重难以增长。
在围产营养门诊随诊的过程中,琳琳逐渐改变了一些错误的饮食观念和行为,改善了饮食结构,增加高营养密度的食物摄入,调理好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第一次复诊时,她说,自己近两周竟然长了快2斤,没想到做到了医生定下的目标,自己都有点难以置信。
后续,琳琳维持较好的体重增长,平均每周增长0.43kg,肌肉量也持续增长并接近正常范围了。
琳琳最终在孕37+2周顺产,宝宝体重达2960g,出生情况良好。
经过孕期营养调整,孕妈琳琳的体重增长、肌肉量达标了。
瘦妈妈孕期体重增长难的常见原因是高基础代谢
何智映医生介绍,孕前就瘦个子的女性,因为本身基础体重小,平时进食量少,甚至部分有家族遗传性因素的消瘦体型,在成长过程当中基本一直保持低体重,存在高基础代谢状态,导致她们体重较难增长,甚是苦恼。何智映医生介绍,常见有几个原因:
1) 消化吸收功能一般,有挑食习惯;
2) 有孕反应,吃得少或吃不进;
3)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或便秘等;
4) 有错误的饮食观念和习惯;
5) 盲目进补,饮食结构失衡。
何智映医生表示,合理的营养能预防低出生体重儿,降低母婴患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优生优育。
储备营养不能靠盲目喝肉汤、吃补品
怎样进行营养干预?据介绍,在围产营养门诊,医生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了解孕妇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的营养状况和基础代谢率,结合孕妈妈的日常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是否有胃肠道症状,制定个性化饮食食谱和营养补充方案,包括改变饮食策略、选择高营养密度的食物;调整餐次分配和指导加餐食物;调理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合理利用营养补充剂;增加活动量等。
她提醒,对于怀孕前就很瘦的女生,建议在备孕期就开始长体重和储备营养,孕期进行体重管理、营养管理,这是成本低而获益大的孕期健康管理,也有利于产后的身体恢复和母乳质量。
她也提示大家,长体重也要讲究方法,瘦孕妈一方面应避免盲目喝瘦肉水、肉汤和补品,积极监测孕期体重增长;另一方面也应避免暴饮暴食,任由体重飞速飙升,“每周体重增长0.5kg较为合理,若超过1kg就应该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避免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白恬
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