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粤盛宴”备好!广东推“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3-01-16 13:35

2023年广东的“非遗大戏”拉开帷幕,自元旦假期开始,广东省文化馆便推出了线上“叹”非遗的活动,粤语相声、传统中药文化养生讲座等接踵而来;近日,在永庆坊开展了节庆“叹”非遗的系列活动,广东“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还将延续到元宵节,期间,既有非遗年货墟市,又有非遗体验课,为广东市民准备好了一桌新春“文化粤盛宴”。

非遗过大年,8地市非遗项目传承人亮相永庆坊

微信图片_20230116120942.jpg

1月14日,节庆“叹”非遗一一“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在广州永庆坊举行,广州、珠海、佛山、东莞、河源、中山江门、清远8个地市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齐亮相。

该次活动与永庆坊景区中的粤剧艺术博物馆、非遗街区联动,让市民游客能够逛年货墟市、品广东美食、赏老城美景。传承人们带来了与年节相关的非遗产品和文创衍生品,让大家沉浸式感受年俗年味里的非遗。

活动现场设置了一批非遗年货、年节特色手工艺的展位,集聚广绣广彩、醒狮、木版年画、剪纸、彩灯等“最岭南”的符号元素;还有岭南“年味”:新塘鱼包、正果腊味,珠海的鸭扎包、官酿梅子酒,佛山的扎蹄、红米酒,东莞的糖冬瓜、万江新村腐竹、东莞三宝,河源的紫金椒酱、客家米粉、牛肉丸,还有中山的杏仁饼、江门的龙口牛肉等各地非遗美食“粉丝”抢购众多;与往年相比,还增加了寮步香市、陶塑瓦脊、沙河鸟笼、壮族织锦等不同地方的特色非遗民俗和手工艺制品等。

刚获得国赛金奖的壮锦传承人冀麒宇和妈妈带着壮锦参加非遗年货墟市,其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是首次参加省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带来了包包、围巾、帽子、公仔等富含壮锦元素的文创产品,尤其受游客市民青睐的是手绳、香囊等较小的物件。”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冀麒宇还在现场编制手绳。其表示,“这次在永庆坊参与‘节庆叹非遗’活动,不仅展示了壮锦,还学习到广东省很多地区传承人老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增长见识,收获很大。”

微信图片_20230114224458.jpg

微信图片_20230114224447.jpg

801x1068_63c4d6eb3d026.jpg

据广东省文化馆介绍,本次活动还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庆坊工作站)、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联动,推出潮“探”非遗寻宝记”和非遗“潮”学活动,鼓励市民游客走进社区、走进街巷,在充满广府特色的骑楼间、探店街区里的非遗大师工作室,听非遗课、做非遗手工,感受非遗传承的日常点滴。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设立“新春非遗小记者直播间”,以小记者童真视角通过直播镜头把浓厚新年氛围和民俗非遗传入千家万户,让网友们足不出户也可以“云端”非遗“广东文化年盛宴”。

800x600_63c4d86d27ab4.jpg

801x1068_63c4d86d31755.jpg

广东开启新春“文化粤盛宴”

粤美空间.png

记者了解到,即日起至2月5日,广东省文化馆联盟、广东省文化馆联合全省县级以上文化馆,打造“粤新年·兔添福”2023广东数字文化推广活动。

活动设置“粤美空间”“粤拍粤行”“粤学新知”“粤趣有料”四大板块,策划了各种有趣又有“料”的新春活动,线上线下齐绽放,提供“年味十足”的新春文化盛宴。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阳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肖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