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纳福,癸卯金安!国家博物馆举办二〇二三新春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01-18 22:12

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按照十二生肖,是兔子当值。近日,一组兔形文物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灵兔献瑞,玉兔纳福,为即将到来的兔年春节增添了许多灵动与趣味。

南都记者获悉,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精心撷选80余件(套)馆藏文物推出的“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从多角度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兔文化、生肖文化、吉祥文化和年文化,为广大观众献上癸卯兔年的美好祝福和寄愿,呈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精神底蕴。

DSC05568.jpg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DSC05567.jpg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DSC05570.jpg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DSC05571.jpg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DSC05574.jpg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DSC05598.jpg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兔子聪敏机警、善于奔跑跳跃,是敏捷疾速的象征,自远古时期即成为先民崇拜和信仰的对象。《礼记·曲礼下》中记载,兔代表‘明视’,是宗庙祭祀的重要祭品之一。神话传说中,玉兔常与嫦娥为伴,在月宫的桂花树下捣炼令人长生不死的仙药,久而久之就成为月亮的代称和长寿的象征。在十二生肖之中,兔寓有祥瑞吉兆之意,古人认为赤兔、白兔的出现预示着王者盛德、国泰民安,是吉祥文化的符号之一。在各种工艺与美术装饰之中,外形可爱、性情温顺的兔子也是常用题材,其纹饰常常代表前途似锦、人丁兴旺和健康长寿,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命的赞美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癸卯“甲骨.jpg

“癸卯”甲骨 国家博物馆供图

圆明园海晏堂兔首.jpg

清 圆明园海晏堂兔首 国家博物馆供图

明人仿崔白双喜图轴.jpg

明 明人仿崔白《双喜图》轴 国家博物馆供图

白玉双兔耳杯.jpg

明 白玉双兔耳杯 国家博物馆供图

青玉兔形佩.jpg

明 青玉兔形玉佩 国家博物馆供图

琥珀兔.jpg

明 琥珀兔 国家博物馆供图

此次展览展出的文物上起商代下迄20世纪初,涵盖玉器、瓷器、铜器、石器、骨角牙器、书法、绘画等多门类物质文化遗存。其中,从唐代至清代的多件玉石兔饰或奔或伏、或坐或伫,憨态可掬;唐代的浅青釉褐斑瓷兔与元代的青玉兔活灵活现;明代的白玉双兔耳杯妙琢精治,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匠人巧思,是传统工艺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范例。展览还展出了多件寓意平安、取意吉祥的精品文物和时令书画,在癸卯年新春献上真挚祝福。

DSC05565.jpg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DSC05591.jpg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DSC05579.jpg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DSC05580.jpg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DSC05586.jpg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代表着喜庆、热闹的红色构成了展览的基调,典雅不失庄重的黄色,安静柔美的白色在局部进行渲染与点缀。展览展陈形式丰富,空间疏密有致,富有节奏。处处张灯结彩,有“五福临门”,还有福禄花窗、灯笼、鞭炮等元素来凸显新春年味。此外,五组多媒体展示,与展陈空间和平面设计相互呼应,加强视觉听觉等多方位体验。雪花飘落、烟花绽放、鞭炮声阵阵……营造了喜庆祥和、团圆和美的节日气氛,观众徜徉其中,亦构成了“年味十足”的节日活动体验。

本文摄影:陈拓

南都记者 黄茜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