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量子事业的发展,日前,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特组织全院主要方向的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以及Frontiers of physics期刊合作,推出建院5周年专刊系列文章,涵盖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量子材料、量子存储、量子前沿理论等领域,为我国量子科技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据了解,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量子院”)前身是于2016年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该研究所2017年升格为南方科技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院于2018年1月19日挂牌成立,由深圳市科创委专项支持、依托南方科技大学建设,院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教授。深圳量子院是深圳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首批启动建设的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是深圳市委市政府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开展战略新兴产业技术研究布局的重要举措。
深圳量子院围绕我国科技战略布局,依托深圳市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结合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技研究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需求,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创新领域,先后获批广东省和深圳市量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科技部/教育部111量子科学创新引智基地、“量子科学与工程”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实验室等。研究院以量子信息技术为核心,聚焦量子物态与量子器件、量子计算、量子极限传感、量子工程应用等战略性新兴量子信息技术研发及产业应用。通过建立先进科学仪器与“卡脖子”设备研发平台,打破西方对我国在量子科学领域的技术封锁、设备禁运,保障我国量子科技发展自主可控、行稳致远。
2021年,在深圳市科创委、南方科技大学、福田区政府等单位的支持下,依托深圳量子院成立了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作为量子科技国家战略力量的南方运营载体。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将为进一步服务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技战略需求努力,立足深圳,放眼世界,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储备及培养工作,有力支撑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五年来,研究院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市量子科技领域的重大任务,获批各类竞争性研究项目近160余项。其中获批国家级项目74项,包括“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6项;获批省部级41项,其中包括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7项;获批地市级22项等。
研究院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勇闯无人区,在量子科技领域高质量论文不断涌现,质量和数量持续提升,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120篇,包括Nature 11 篇、Science 1篇、Nature Physics 5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27篇、Physical Review 系列共计300余篇,研究院科研人员在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拓扑超流体和超导体、超导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的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
围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研究院先后承担了多项关键科研装备的研制攻关任务,五年来总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超120项,其中34项已获得授权。电子束曝光机研发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和中科科仪等单位,先后研制成功三套30kV电子束曝光机试验样机。低温制冷机团队解决了脉冲管制冷机的设计、加工、焊接、密封、测量等一系列问题,实验样机达到极低温工作环境。研究院对于在量子技术领域打破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设备禁运,实现在关键领域自主可控,保障我国在量子科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先行示范和排头兵作用。
值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成立五周年之际,Frontiers of physics联合深圳量子院推出建院5周年专刊系列文章(含专刊链接),专刊先期推出六篇文章,涵盖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量子材料、量子存储、量子前沿理论等领域,以飨读者。
专刊链接地址:https://journal.hep.com.cn/fop/EN/subject/showCollection.do?subjectId=1670234149883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编辑:曾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