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家”到“当家”,广东如何挺起制造业“硬脊梁”?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3-01-27 12:14
微信图片_20230126165424.jpg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逐梦新征程,激发新动力。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作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广东如何展现“勇挑大梁”的担当,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发展无止境,奋斗谱新篇。新年伊始,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也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1月28日,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广东将召开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描绘高质量发展奋进蓝图,迈出高质量发展铿锵步伐。

即日起,南都·奥一新闻推出“‘高’看广东——聚焦广东高质量发展”专题报道,多视角、多层次、立体化展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路,敬请垂注!



制造业当家:以质取胜,更以智取胜


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兴则产业兴。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制造基因”早就在经济血脉中流淌。2023年广东如何坚持制造业当家,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广东思路清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着眼于规模,要以质取胜,更要以智取胜。

制造业是广东的立省之本。2022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广东坚持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计显示,2022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12.8万亿元,连续34年领跑全国;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增加到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9万家,数量位居全国首位;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吸引海内外投资总额达2.5万亿元,新业态、新增长点不断涌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广东经济强韧的“战斗力”来自坚持“制造业当家”。改革开放以来,从“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到“掘金大湾区”,广东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工业体系,对于助力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稳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全省制造业增加值规模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占GDP比重超三分之一,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四成,还贡献了近四成的税收,吸纳超三成的就业人口。

同时,在制造业领域,广东规上工业企业数、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民营经济单位数、民营经济增加值、数字经济规模、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数量、5G基站数、5G用户规模等均居全国第一。

广东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从“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升级到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如今广东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新时代走上新征程。广东锚定高质量发展,今年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紧紧抓住产业项目、工业投资、产业平台,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新年伊始,南粤大地热火朝天。广东一批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546个总投资约9500亿元的重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深圳一次集中性开工产业项目60个,总投资662.6亿元,全部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链。

广州今年将谋划推动1700多个市重大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达5200多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就达472个,占产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近一半,比去年增加了约三分之一。

“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是今年广东制造业的五大发力点。2023年,广东将推动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型升级,打造符合产业生态要求的升级版产业园区,以“项目为王”为导向省市县形成合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优质企业培育为牵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群,推动出台更多法规、制度、措施支持和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化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规划,2023年,广东将进一步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集群,计划再打造若干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4个以上五千亿级新增长引擎。同时,新推动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加快城镇和农村5G网络深度建设,支持广州、深圳、佛山、清远“千兆城市”建设。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广东以制造业起家,也必将依靠制造业当家赢得未来,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

 

统筹:管玉慧 林少娟

采写:管玉慧

编辑:管玉慧,林少娟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高”看广东——聚焦广东高质量发展
抢跑争先拼经济——广东高质量发展基层大调研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