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首个交易日,影视股集体跳水,《熊出没》出品方闷声独涨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3-01-30 19:12

1月30日,农历兔年A股的首个交易日,影视股集体跳水。截至收盘,中国电影下跌5.75%,光线传媒下跌9.24%,华策影视下跌6.65%,博纳影业下跌7.17%,横店影视下跌4.57%;在港股交易市场,欢喜传媒下跌12.84%,猫眼娱乐下跌8.85%,阿里影业下跌9.09%。

以上这些影视企业均为春节档电影的出品方或发行方。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在1月30日,参与春节档电影出品、发行的上市企业中,唯一股价上涨的是在新三板上市的《熊出没》出品方华强方特,上涨4.90%。

1675075701869.jpg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总票房为67.58亿元,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春节档场均人次达47.1人,较2022年春节档的36.2人,每场提升了10人次以上。大年初一有票房收入的影院达11544家,影院数已经恢复到2022年大年初一的98%。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1月30日晚,《满江红》票房已达32.9亿元,《流浪地球2》票房为26.7亿元,《熊出没·伴我“熊芯”》排名第三,票房为9.8亿元。无名在春节档电影中票房排名第四,达6.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2月16日上映的《阿凡达:水之道》,在2023年的票房仍有6.9亿元。

1675075718744.jpg

从各家参与春节档的上市企业来看,中影无疑是最大赢家。据了解,中影主导了《流浪地球2》的出品、发行,也参与了《满江红》《熊出没·伴我“熊芯”》的出品、发行,《无名》《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出品、联合发行,《深海》《交换人生》的联合发行。在春节档的七部电影中,每部电影都有中影的身影。

尽管在春节档电影票房中大赚,2022年中影还是因疫情有了巨大亏损。据中影1月29日披露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净亏损为2亿元到2.4亿元,扣非净亏损为3.5亿元到4.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均由盈转亏。业绩亏损主要是因为主营业务受疫情冲击的影响,以及计提减值准备的影响所致。

作为春节档票房冠军《满江红》的主控出品方,欢喜传媒也成为赢家。但过去两年,欢喜传媒也经历了连续的亏损,2020年净亏损1.99亿元,2021年净亏损1.93亿元,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8003万元。

欢喜传媒一向和大导演捆绑较深。财报显示,2018年,欢喜传媒与张艺谋签下6年长约,拥有对张艺谋执导的三部网络系列影视剧的独家投资权,并可将其中一部替换为电影项目。张艺谋持股公司比例为5.14%。

作为《满江红》出品方之一,光线传媒也从中分出了一杯羹。光线传媒昨日晚间公告,截至1月28日24时,全资子公司参投的影片《满江红》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7天,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约为29.26亿元。公告称,截至1月28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6300万元至7000万元。

在电影之外,《满江红》也陷入部分争议。1月28日,《满江红》在官微表示,“近期,部分用户通过网络平台捏造有关电影《满江红》的不实信息并大量传播,严重危害了影片的合法权益,现正式对以下造谣者提起诉讼。” 

这场诉讼在引发关注后,1月29日,有媒体报道称,《满江红》片方宣发人员“不再起诉其他造谣者”也“不会再回应”。但仅仅在一天后,1月30日,《满江红》官微表示,“没有接受采访,已在诉讼流程中。追究到底,还原真相。”

尽管各方说法不一,但《满江红》官微此前晒出的电子诉讼平台信息显示,关联的起诉方为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猫眼微影是《满江红》的出品、发行和宣传,而《满江红》的宣传还有问北文化、先声互动、四四得八。

1675075734475.jpg

被誉为“春节档票房守门员”的《熊出没》系列电影,也在今年的春节档打破了去年的票房纪录,目前已完成超过9.8亿元的票房,而《熊出没》系列累计票房已经突破50亿,成为中国首个破50亿的动画系列电影。

WechatIMG14895.jpeg

熊出没的主控出品方华强方特是新三板上市企业,财报显示,华强方特还在推进熊出没主题公园、熊出没酒店等项目。

在预售期间票房第一的《无名》,在春节档中票房排名第四,目前为6.1亿元。按照制片方通常33%的分成比例,目前制片方的分成大约为2亿元。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无名》的制片成本约为3亿元,若此数据属实,那《无名》制片方很可能无法收回成本,作为主控出品方的博纳影业很可能面临亏本问题。

《无名》主演王一博所在公司乐华娱乐并未参与《无名》的出品、宣发,但1月26日港股开市后,乐华娱乐股价暴跌。截至1月30日收盘,乐华娱乐报收4.98港元,市值43.3亿港元,和11天前上市时相比已经蒸发了6.7亿港元。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编辑:田爱丽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