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2岁孩子在微信小程序游戏充钱近4万元,找游戏公司协商却只愿意退80%款项?今年1月,湖南的程女士(化名)向南都记者报料,其亲戚家12岁的孩子在去年12月期间,多次在一款名为“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微信小程序游戏上充值,金额高达39667元;其中,孩子多次在该游戏中单次充值金额最高为648元。其与游戏客服人员针对退款金额问题沟通数次,但却只愿意退款80%。
日前,南都记者致电该游戏的客服,其回应称,已派专人与投诉人再次沟通,对此事做特殊处理、进行全额退款,并永久封停孩子的游戏账号。
游戏公司以有运营成本为由 只愿退款80%
“家长是在去年12月31日发现这个问题的。”程女士表示,由于孩子父母工作日要上班,因网课需要便留了平板在家,没想到孩子在平板上的微信里私自绑定了父母的银行卡,并数次在游戏里消费。“一直到把银行卡里的额度都用完,孩子才停止了这个行为。由于没有开通短信提醒服务,孩子的妈妈也一直不知道这个情况,直到31日要用钱了才发现。”
据了解,孩子还在其他游戏及平台充值了上千元,花出去的费用总共有4.3万元左右。除了未与“爱江山更爱美人”这款游戏的公司达成协商意见之外,其他公司都已和家长协商完毕,答应全额退款。
“爱江山更爱美人”游戏页面。
而与“爱江山更爱美人”游戏公司协商的过程并不容易。程女士表示,去年12月31日她就开始与客服联系,客服在审核相关材料后也与小孩视频通话了解情况,可直到今年1月中旬,双方在退款多少的问题上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游戏客服说希望我们提供其他游戏平台的退款记录,但其他游戏平台的退款还在处理中。”
记者在程女士提供的与客服聊天记录中看到,该客服希望家长能提供“其他游戏公司同意全额退款的信息”,然后才好“尽力争取下”。同时,该客服还提到,这是家长“监管责任问题”,游戏公司也愿意“承担大头(费用)”,但公司也有运营成本,所以“全额方面公司是拒绝了的”,只同意退款80%。
程女士提供的聊天截图。
程女士提供的聊天截图。
“一开始是说只退款60%,后面才改为80%。”程女士告诉南都记者,60%这个结果对于普通家长来说要损失很大一笔费用,完全不能接受,再多次联系沟通后,客服反馈公司愿意退款80%。“我还是不同意,客服就说可以帮我申请退90%,如果同意就向公司申请。”
“法律法规到后续都是双方协商,上面也没说是全额。”客服人员在微信聊天中向程女士如是反馈。
承诺全额退款 永久封停孩子的游戏账号
南都记者通过天眼查了解到,“爱江山更爱美人”这款游戏背后所属的公司为广州炫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是一家以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天眼查页面截图。
针对程女士反映的退款问题,日前南都记者以记者身份致电客服人员了解情况。
据回应,该游戏账号是孩子妈妈实名登记的,早在2020年就已创建,名下有大概10个游戏角色,账号的创建时间和游玩时间周期比较长。根据账号的游玩情况来看,该账号在2020年4月份有多次在凌晨1点、2点、4点等非未成年人作息时间登录;同时,针对投诉人提及孩子在12月期间要上网课的情况,后台发现该账号在上课期间(早上8点-11点30分,下午2点-4点30分),存在超过40%的时间进在行游戏和充值的行为。
“其实如果严格按照游戏账号过往的使用情况来看,我们现在还是没办法认定涉事账号完全是小孩子在使用,但我们也相信投诉人反馈的问题,所以也愿意放宽条件进行退款。”客服人员表示,在核实完投诉人的反馈情况后,公司已经派专人与投诉人再次沟通,对此事做特殊处理,并签订了退款材料,争取在春节前进行全额退款。
日前记者向程女士核实,孩子充值的所有费用都已被游戏公司退回。记者还了解到,经双方协商,该游戏账号已经进行了永久封停的操作,避免孩子后续继续使用该账号玩游戏。
对于游戏公司反馈的账号创建以及游玩周期问题,程女士表示,其实孩子身边很多同学都以家长信息注册并玩这款游戏,凌晨时间登录也是因为同学们约好熬夜玩游戏;至于名下有多个游戏角色,是因为同学在不同区服,于是孩子便在多个区服注册不同角色、方便与同学们一起玩。“这些事情如果游戏公司不说,家长完全被孩子蒙在鼓里。”
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
事实上,未成年人在游戏中频繁充值已屡见不鲜。
早在2020年4月,南都就报道过《深圳12岁女孩用家长微信充值上万,给游戏角色“买衣服”》,孩子充值的游戏同样是“爱江山更爱美人”这款游戏。据报道,深圳市民田女士发现,12岁的女儿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微信号登录小程序游戏,先后支付11948元购买虚拟道具。田女士知情后发起申诉,要求游戏公司返还钱款。经沟通,双方已达成退款协议。
2020年,南都就报道过类似问题。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范辰认为,在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进行小程序游戏消费的事件中,孩子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其消费行为无效,游戏平台应将充值款项退还给孩子的监护人。
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去年,在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新政落地实施半年之际,由南都教育联盟联合南都民调中心对中小学生和家长发起近4000份问卷调查结果正式发布。调查显示,新政对学生玩游戏时长和消费的控制较为明显,不过当前仍存在多种绕开防沉迷系统方法,如家长协助人脸识别,孩子购买、租赁游戏账号等。问及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的主体责任应该由谁承担,近五成受访家长表示主体责任应该由家长自己承担。
广东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广州市家教会指导专家、贤丰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顾问黄妙贤认为,要想让未成年人产生使用电子产品和手机的自觉,家长就必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比如,家长可以与孩子合理规划电子娱乐时间,知晓孩子所玩游戏的内容。其次,则是要多陪伴,家长可以在周末举行家庭式运动进行陪伴,用更多的家庭运动和游乐时间填充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适时抽空多组织家庭活动,亲子娱乐,亲子运动等亲子陪伴多一点,沉迷的情况自然就减轻了。”
采写:南都记者 孙小鹏 实习生 胡可盈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孙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