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指南|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呈现最大规模古代金器展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02-04 20:19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粤海安澜——朱庆澜在广东暨朱庆澜亲属捐赠藏品展.jpg

粤海安澜——朱庆澜在广东暨朱庆澜亲属捐赠藏品展

展期:2022年12月—2023年3月17日

地点:辛亥革命纪念馆

2022年底,由辛亥革命纪念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联合主办的“粤海安澜——朱庆澜在广州暨朱庆澜亲属捐赠文物展”在辛亥革命纪念馆二号特展厅开展。

展陈中朱庆澜先生及其子朱权先生相关的文物资料,由朱庆澜先生的亲属赠予辛亥革命纪念馆。丰富的资料详实地为馆中呈现朱庆澜平定粤海波澜,发展经济,保障民生,考查吏治,移风易俗,提倡名教等事迹。

 

叠印的时空:许钦松新春小品展.png

叠印的时空:许钦松新春小品展

展期:1月10日—2月26日

地点:广东南岸至尚美术馆

中国画写生的重要性。而随着这两年来远行的不便,我们所观看的时空仿佛被凝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活动范围更局限于方圆之间,我们很难深入到自然寻得一份恣意,却有更多的空闲与自我对话。此次以“叠印的时空”为题,展出我从2016年至今年创作的部分小品,借以不同时期作品的陈列,记录一种时间的流动与空间的暂时遥远。通过山水作品与真实生活的叠印,大众在流动的游观与静止的远眺中,得以一种心灵的抚慰;在分辨画中画外间,也找到归属于这两年自我灵魂的安放。更希望的是,这份抚慰与安放,能给予2023这正在复苏的一年,新的期盼。


东山见日升.jpg

东山见日升——梁浩杰个展

展期:1月14日—3月10日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启明一马路9号

本次八大画廊携手艺术家梁浩杰,以抽象语言为背景创作的作品,于广州东山口新开幕的LEC吕苑举办个展“东山见日升”,本次展览场地位于东山口,“东山”既意蕴着街区全新开始的艺文版图,“日升”也意指新年的到来,如若冉冉上升的日光,梁浩杰企图以接近绘画与艺术本质的方式,带领观者不受限于任何角度“见”到一种新的开始。

“绘画作品完成的那一刻,仿佛一种特定的情感得以封存。”通过让具体的形象转为抽象,让惯性的颜色组合错乱,让特定的画面呈现迷幻,梁浩杰用对开放性试验的延展,来维持对每一次创作的崭新期待。

 

“ROOMMATE”共处一室.jpg

“ROOMMATE”共处一室

展期:1月15日—3月26日

地点:时代101(广州市白云区黄边村中和里2巷4号101)

“时代101”驻村空间始于“第五届时代美术馆社区艺术节”,与广东时代美术馆和千禾基金会合作共建的“小禾的家@黄边情报小站”为邻。作为潜入黄边村的在地项目,不到20平方米的“时代101”被赋予了在这个1.3平方公里的自然村里建立连接的意义:从精致的美术馆和设计之都以及封闭管理的中产小区,走到30年城市化进程中面积持续缩小、与前者日益平行区隔的黄边村里,以“共处”为目的,邀请艺术家前来驻村。从生活在此的人的角度出发,通过种植式的艺术实践,成为此时此刻同在此地的人。

 

前进号角——.png

前进号角——广州文艺高质量发展主题大展

展期:1月16日—3月10日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负一层国际交流厅

展览展出作品、图片、文献和实物等展品1500余件,创作时长跨越百年,涉及创作者近2000人,主题宏大、策划精心、呈现精彩。本次展览分“红色根脉·听党话跟党走”“非凡十年·礼赞新时代”“奋进号角·启航新征程”三个篇章。作品涵盖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等类别。既有质朴厚重的传统艺术,又有雅致灵动的当代艺术;既包括老一代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也包括当代青年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多方位、多角度呈现了广州地区各文艺门类的最高成果,为广大观众献上一场丰富的文艺盛宴。


禺·见——贺新春美术书法邀请展.jpg

禺·见——贺新春美术书法邀请展

展期:2月1日—2月28日

地点:广州市番禺区揽塘路139号2栋禺见艺创中心首层展厅A区

进入新时代,广东地区如何继续发扬一百年前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精神,创作出兼具人民性、时代性、审美性的书画佳作,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新征程的艺术发展新路,是本次“禺见——贺新春美术书法邀请展”重点展现和共同探究之处。各位参展的艺术家们,以点染皴擦,呈现对艺术的慧心颖悟;用横涂竖抹,寄托对时代的殷切期望。一幅幅匠心独运的书画作品,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风骨,回应当代先锋审美的动荡激情,彰显了岭南书画家们继往开来的使命和雄心。禺见艺创中心愿与各位艺术名家一道,以浓墨重彩,擘画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广东艺术发展蓝图。

 

一脉相承——陈永康、陈天硕作品联展.jpg

一脉相承——陈永康、陈天硕作品联展

展期:2月4日—2月18日

地点:陈树人纪念馆

该展览由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陈树人纪念馆主办,陈静芬、陈永锵总策划,陈美霞担任策展人。家学与师承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历来尤为重视,经渐次积淀形成独特审美。翻开《中国美术史》画卷,其中薪火相传的父子名家巨匠并不少见,他们不但血脉相传更是文脉相承。花鸟画圣手陈永康、陈天硕父子亦是如此。陈天硕受其父陈永康熏陶,幼承家风,喜书画,父子两人常常一灯相对,娓娓促膝、深长而谈、磋艺切道、默悉画诀心诀。

 

未见山——何建成作品展.jpg

未见山——何建成作品展

展期:2月4日—4月28日

地点:广州市天河区员村程介西大田基南10号

该展览由常芳策展,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提供支持。展厅里,何建成以石、水、云“造园”,观众可以在姹紫嫣红的春天,在何建成“未见山”的园林中尽情呼吸,感受让人欲罢不能的春意。何建成以坚实的艺术功底少年成名,未及而立之年游艺美国,后归母校广州美术学院任教至荣休,水墨、油画、版画、书法、摄影皆能,以多元面貌的艺术创作翘楚岭南。他擅长使用含蓄复杂的结构,在迂回的线索中让细节不经意间环环相扣,当人们终于猜到谜底时恍然大悟此前的处处伏笔。80年代,何建成在美院读研求学,他就对石、水、云等作品题材情有独钟。直至今日,他的创作主题依然不离石、水、云——这像极了他多维的自己:坚毅可女娲补天,柔软似上善若水,洒脱恰云淡风轻。石、水、云的象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作为载体所包含着何建成对生命的终极追问和对时间、以及存在的哲思,也是何建成几十年一直试图去寻找答案的过程。

 

——佛山——

时代新语——当代中国画系列大展.jpg

时代新语——当代中国画系列大展

展期:1月16日—2月16日

地点:新石湾美术馆

当今文化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给予画家带来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及技法,艺术家在坚持水墨精神的基础上,构建出了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始终保持水墨艺术的“根”性,古代南齐谢赫提出品画的标准“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至今对当代的中国画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士大夫之画所以异于画工者,全在于气韵间求之而已。正是一种吸纳传统而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得当代院体艺术家继承先贤折衷中西、兼收并蓄的宗旨,驱动着艺术家进行思考与创作,以致中国画坛辉煌壮丽,不断更新交迭,在当代美术史中各放异彩。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各画中炽热虔诚的探索,以及表现“趣味”的创作。观其共性,赏其个性所在。此次以“院风今品”为主题,聚焦当代画坛的发展脉络,希冀观者能从作品鉴赏中感受其画学文脉和美学思想,多维度观察中国画画坛的发展现状。

 

——深圳——

第五届中国版画大展——.jpg

第五届中国版画大展——图像的旅行/版画与出版艺术文献展

展期: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13日

地点:中国版画博物馆3号展厅

版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但相较于雕塑、建筑和壁画等艺术类型而言,却是一种年轻的现代艺术。版画产生于印刷,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就存在多种捺印在不同媒介上的原始版画形式,但严格意义上的版画则出现在印刷术和造纸术发明之后。这两项重要的发明是中国人带给全世界的礼物,正是因此,图像才得以批量复制在轻便的纸张上,而出版,即作品面向社会和大众公开的行为,则使得视觉图像能够在全世界广泛旅行。作为最早的全球性艺术,版画不仅让身处不同地区的人们能够分享相同的图像,甚至改变了人们理解信仰、思想、政治、战争、革命、生活、感情与艺术自身,以及观看世界的基本方式。

本次展览聚焦于版画与出版的关系,不仅将为观众们带来欧洲的丢勒、伦勃朗、威廉.霍加斯、戈雅、珂勒惠支、米罗、安迪.沃霍尔,日本的葛饰北斋、今尾景年,中国的彦涵、力群、杨涵、李少言、朱宣咸、李平凡、徐冰等版画大师的原作,还将通过实物提示大家,版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存在着绘画一样的单幅画面形式,更存在拓片、文学插图、画册、画谱、墨谱、笺谱、无字小说、连环图画、艺术家之书、藏书票、扑克牌、酒令牌、图书、画报等极为多样的创作、编辑和出版形式。我们也许已经习惯于仅仅将版画看作一种独特的艺术媒介,但从出版的角度看,版画具有较此远为丰富和迷人的面容。

 

一条小船在等我.jpg

一条小船在等我——杰瑞·尤斯曼纪念展

展期:1月12日—3月31日

地点:深圳南山区华侨城创意园北区B3栋5F

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新兴艺术家,杰瑞·尤斯曼 (Jerry Uelsmann, 1934-2022) 凭借其独特的影像合成技艺和致力于揭示人类深层情感的超现实蒙太奇摄影作品而获得国际认可。“这是一张关于船的影像,它的背后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它追溯到我在波士顿大学的一个演讲,我的好朋友米诺·怀特在几年前去世了,我在幻灯上展示了一张孤独的船的影像,并在前一张幻灯上提到了米诺·怀特的名字。后来一个男士在演讲结束后来找我说:“怀特去世的时候,我刚好在他的床前,他最后的遗言是‘有一条小船在等我。’”他的话像一条闪电划过了我的脑海,“哦,上帝啊。”我回到了盖恩斯维尔(Gainesville)并创作了那张云层下的小船——对我来说,这艘船已经成为了一个精神旅程的暗喻。”

 

峰回——国际当代艺术藏品推荐展暨第三届大芬油画双年展平行展.jpg

峰回——国际当代艺术藏品推荐展暨第三届大芬油画双年展平行展

展期:1月16日—2月28日

地点:TNT当代艺术空间

大芬油画村内街道窄紧,画廊丛生,艺术空间相互渗透。来访者总在不经意间步入深巷,山穷水复疑无路时又是尽头的峰回路转,每一个柳暗花明的角落都有一处静待拜访的画廊。峰回路转是大芬油画村作为一个艺术整体空间的内在逻辑,诸多画廊连结着各条道路,丝丝缕缕,环环相扣,组成一个大芬画廊联盟。

在2023年到来之初,也是疫情宣告结束之时,“峰回路转”不仅是大芬油画村内画廊迂回迭生的艺术现象,更是当下现实情景的写照。随着第三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的开幕,大芬画廊联盟也显露出蓬勃的生机。

值此之际,由TNT当代艺术空间发起,集结大芬村内共10家专业画廊携手举办第三届大芬画廊联盟展。本次展览参展画廊包括(排名不分先后):德润文化,FEN-艺术空间,鸿博画廊,含笑古今,OOHART艺术平台,赛丰艺术,T5艺术空间,一品格艺术空间,赵北工作室,带来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作品60余件。

“峰回——大芬画廊联盟展”对应此届大芬油画国际双年展的主题“互联与发展”,旨在更加紧密地将大芬本土艺术力量联合,立足于深圳,发展向国际。

 

轻舟一苇——吴上炜中国画展.jpg

轻舟一苇——吴上炜中国画展

展期:1月31日—2月19日

地点:罗湖美术馆

正在罗湖美术馆展出的“轻舟一苇——吴上炜中国画展”呈现艺术家吴上炜创作的山水和花鸟作品230余件,汇聚艺术家近五年来的艺术硕果。画展由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主办,罗湖美术馆、深圳市千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本次展览展出山水和花鸟作品约230余件。分为“俯仰之间”“趣舍万殊”“游目骋怀”“欣于所遇”“取诸怀抱”“因寄所托”“以之兴怀”“快然自足”八个版块。是吴上炜近年来秉持“守正创新”观念创作的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化传承的精心之作。作为一位特别重视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画家。吴上炜博采众家之长,融合古今之境,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特别重视对文脉的传承。本次展览以“轻舟一苇”为名,别具寄意。他解题称,很多叙事倾向于强调某种负重前行和苦难中的成长,许多重大的艺术作品是脱胎于苦难和对苦难的表现,生活之苦与生活之重确实能够催化一些艺术的生成。但是,艺术生产的方式多种多样,更多的艺术却是产生于轻松与快乐的状态,比如酒对于苦难的逃离与化解也有助于对艺术意兴的催生。“杜甫《饮中八仙歌》所记录的贺知章、李白、张旭就是那种一进入放松状态就出好作品的艺术家。自由与轻松是大多数好的艺术作品生发的正常状态,所以我更倾向于抛开包袱轻松地前行。”

 

2022第三届冬季展.png

2022第三届冬季展

展期:1月31日—2月25日

地点:深圳市福田区天安科技创业园A座803C

EDA在其深圳艺术空间举办第三届冬季展,展览将带来12位国内外新锐艺术家的艺术作品。 本次展览作品由绘画、影像及装置多种形式作品组成。

 

“南中绘事”系列艺术家绘画展:王子蚺书画艺术展.jpg

“南中绘事”系列艺术家绘画展:王子蚺书画艺术展

展期:2月2日—2月23日

地点:坪山城市书房·南中学堂

“南中绘事”系列艺术家绘画展由深圳市东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工笔画学会、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深圳市坪山区美术家协会协办。

本次展览共分为12场艺术家个展,每场展览时间将持续一个月,参展艺术家将从深圳市工笔画学会、深圳市青年美协、坪山区美协中挑选12名优秀画家进行展示,将展出以国画、工笔画、油画、当代水墨画等多类型作品形式为主的系列画展。


泛文化的日常——墨泰十年建筑作品展.jpg

泛文化的日常——墨泰十年建筑作品展

展期:2月4日—3月4日

地点:万科云城设计公社B612方站Cube Station

今天,大众真实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发生在各种类型的场所,而传统的文化建筑已呈现部分消解的趋势。墨泰提出了“泛文化建筑”理念!当代大部分的建筑不论功能和尺度,都可以通过高质量的空间设计产生文化活力,并拥有空间的感染力和精神性,成为广泛意义的文化建筑。

拓展社会意义的建筑——针对传统的公共文化建筑,在内容输出、城市空间营造上,它们是否可以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催生文化活动的建筑——对于更多的非文化类建筑,哪怕是商业建筑,是否可以通过空间的设计,促进多样化活动的发生?

塑造文化记忆的建筑——不论任何建筑,建筑本身是否也可以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本次展览重点展出了墨泰十年来的十二个作品,包括6个建成项目、4个在建项目以及2个未建项目,涉及教育建筑、小型建筑、商业及地产建筑、公共文化建筑、精神性建筑等多个类型。


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章犇个展.jpg

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章犇个展

展期:2月7日—3月8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望海路1187号

此次展览将展出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二十九件作品。“我在我之外”是章犇对艺术与现实的哲学式发问,艺术家试图通过一个经过挑选的孤立场景和一些具有的逼真现实感的符号去创造一个孤独的艺术家与现实分离的神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自我隐喻。

 

——东莞——

奋进  我们的新时代——街拍(中国)东莞摄影作品展.jpg

奋进 我们的新时代——街拍(中国)东莞摄影作品展

展期:2月4日—3月4日

地点:东莞市摄影家协会展览厅

勤春来早,奋楫正当时。新春伊始,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东莞人民,以敢为人先、厚德务实的精神,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擂响了奋进催征的金鼓,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奋进 我们的新时代——街拍(中国)东莞摄影作品展”以纪实性与艺术性为一体,记录了莞邑大地上,处处可见的抓项目、忙生产、勤学业、享生活的新图景。以“全景东莞”“鸟瞰新貌”“此刻幸福”三大篇章,105幅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反映全市32个镇街和松山湖、滨海湾和水乡新城的巨大变化。

 

影像莞之夜.png

影像莞之夜

展期:2月5日—2月12日

地点:沙田文化艺术中心1楼多功能展览厅

展览基于东莞市委宣传部今年发起的“影像莞”全民传播计划、以及“一座城市的影像档案-东莞图库”近5万张图里,以“让城市出彩,让生活精彩”为主题,精心挑选出53张东莞具有代表性的绝美图片,这是千万人口自己打造的城市周历。展方把所有美好与故事集纳,53张周历犹如53个城市窗口,“有趣的灵魂+好看的外表”,每一张作品都有惊喜。

 

——珠海——

迎春油画精品三人展(蒋德斌、正奇、张世君).jpg

迎春油画精品三人展(蒋德斌、正奇、张世君)

展期:1月18日—2月28日

地点:珠海横琴励骏庞都广场三楼12号油画馆

蒋德斌,作品《彩韵》、《人文陶彩》入选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作品《香江春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公署收藏。在云峰画苑举办《洁灵天地》油画荷花作品展,在香港、北京、杭州等地进行个人巡展。出版有《洁灵天地》、《中国当代名家 — 蒋德斌油画集》等多本专集。2017年和2021年作品入选全球水墨画大展,为全球500位杰出画家之一。

蒋德斌,作品《彩韵》、《人文陶彩》入选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作品《香江春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公署收藏。在云峰画苑举办《洁灵天地》油画荷花作品展,在香港、北京、杭州等地进行个人巡展。出版有《洁灵天地》、《中国当代名家 — 蒋德斌油画集》等多本专集。2017年和2021年作品入选全球水墨画大展,为全球500位杰出画家之一。

张世君中国一位充满梦幻型杰出油画家。他自少生活在有"植物王国"、"世界花园"之称的四川攀西地区,大自然的长期深度熏陶令他的一生与自然界的花花草草、森林树木结下不解之缘,并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源泉。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艺术创作起,他的作品就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这种独特而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风成为中国油画界独一无二的品类。亦是张世君艺术的追求和梦想。近十多年前,张世君重点在技术难度和表现技巧上攻关,他以数年刻苦努力钻研和奋斗,终于产生了震惊画坛的大型力作《森林之歌》。为中国艺术宝库增添了一幅经得起推敲的传世之作,为东方油画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中外收藏界高度的评价。


——香港——

金彰华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梦蝶轩藏古代金器.jpg

金彰华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梦蝶轩藏古代金器

展期:2月22日—9月25日

地点:故宫文化博物馆

新春伊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呈献特别展览“金彰华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梦蝶轩藏古代金器”。展览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个以本馆馆藏为主的特别展览,将展出200多件(套)由梦蝶轩主人卢茵茵与朱伟基捐赠及收藏的古代中国金器。这也是近年来香港规模最大的古代金器展览。观众可以欣赏到来自欧亚草原、吐蕃和中原地区的黄金饰物,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8世纪,部分器物更是首次公开展出。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公元前十八世纪中国与欧亚草原地区的早期金器,探讨草原与中原地区的互动交流,展出珍品包括匈奴贵族所使用的金冠。第二部分聚焦公元七至十世纪期间唐朝与吐蕃王朝的金器,展示金器在两个王朝密切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展品包括吐蕃贵族所使用、带中原纹饰的幡饰,以及唐代公主所佩戴工艺上借鉴中西亚饰物的嵌宝冠饰。这些互动交流是古代丝绸之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部分呈现古代中国金器制作辉煌时期的成就,展示辽宋至明代黄金制品呈现的本土化和民族交融特色。虽历经世代沧桑,这些精美的器物仍金光闪耀,诉说着黄金制品在中国过去三千多年历史中的艺术和技术成就,反映着金器在古代政治活动、文化生活以及跨区域互动交流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马含章 

编辑:许晓蕾,周佩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一周观展指南2023
一周观展指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