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治堵,仍在进行时|东莞市委书记催问之路的“前世今生”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3-02-06 17:12
默认标题__2023-02-06+09_19_29.png

一天之内,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两次点名:松山湖大道新建的同沙立交左转匝道,并催问何时完工。


东莞市委书记的催问,也是东莞人的疑问。松山湖大道是连通东莞市区与松山湖高新区的主干道,名副其实的城市经济大动脉。与这些荣耀在一起的,还有“拥堵”“治堵”这一组标签,中医院路段尤甚。


2021年底,“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疏堵工程”之一的同沙立交左转匝道正式开建,被赋予“治堵”重任。那么它何时完工,能否解决拥堵问题,还有哪些治堵办法?


高质量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做支撑,更需要“快干、实干、苦干”的干劲。东莞两会在即,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推出《市委书记催问的路》专题融媒报道,立体呈现松山湖大道治堵情况,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


连接松山湖大道和环城路的同沙立交新建左转匝道的工程进展,一天内接连两次受到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的点名催问。工程背后的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拥堵节点治理工作备受社会关注,历经近十年仍在进行中。它,都经历了什么?

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的拥堵难题由来已久。随着东莞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这一“难题”变得愈发突出,进而成为全市最为关注的“堵点”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松山湖大道于2004年9月通车,是连接市区和松山湖的快速干道。以前,它的沿线只是寮步的一条镇内乡村公路,与石大路交汇后可通往大朗、大岭山等镇街。通车后,松山湖大道连接八一路直通东城、南城,使市区到松山湖的时间大为缩短。

不过,随着东莞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松山湖大道开始面临“塞车”困境。


迅猛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

以及拥堵加剧的交通“咽喉”

在东莞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总指挥部召开的同沙片区交通品质群策群力会上,交通部门曾披露过一组数据:东莞机动车速度增长迅猛,从2011年6月的100万辆到2016年5月的200万辆,用了不到5年时间;而从2016年5月的200万辆到2019年1月的300万辆,仅仅用了两年半时间;近5年总量几乎翻了一倍。

在这样的背景下,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环城路-东部快速)这条东西走向的交通“咽喉”,成为东莞城市道路遭受“堵车”之苦的缩影。

微信图片_20230206121435.jpg

2023年2月3日,南都记者实拍的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

承担了环城路、八一路与东部快速、松山湖大道的交通转换功能的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既是中心城区与寮步、松山湖片区中短距离的生活交通通道,又是东北组团与水乡片区、厚街、虎门等地区中长距离的过境交通通道。

W020131022646694698569.jpg

图片来源:东莞市城建档案馆

但是,它的交通功能混合、交通需求集中,早期的集散通道单一、节点组织设计不完善,导致矛盾突出,通行效率低。

路网结构不合理,两条快速路交通汇集,形成交通瓶颈;在这个位置,可连接八一路直通东莞市区,还可连接东莞快速干线、莞深高速、环城路等前往各个镇街,途径车辆巨多;早期并未进行车辆分流,大货车和小车均往该处汇聚,拥堵加剧。

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加剧的拥堵,让车主头疼不已。南都记者2019年1月实地走访时,司机们普遍反映,非高峰时期途经该处,拥堵20-30分钟是“家常便饭”,高峰时期的拥堵时长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治理这一堵点,东莞市镇两级政府部门一直在努力。2013年,寮步镇政府投资建设松山湖大道中医院立交,该桥于2015年初建成通车,有效缓解了市区、环城路往松山湖方向的交通拥堵状况。但此后,松山湖大道往市区、环城路方向,尤其是上下班时间,拥堵情况仍得不到明显改善。

对于该交通节点的拥堵问题,市民此前多次通过网络或者媒体进行过投诉。在2016年以及2017年连续两次的东莞两会上,多名政协委员也提交了相关的提案,建议早日解决该路段的拥堵问题。

“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的原则

以及持续进行中的“治堵”工作

为早日解决松山湖大道中医院周边路段日益严重的拥堵问题,提升周边道路通行效率,东莞市交通联席办将这一路段节点作为专项重点拥堵治理项目,通过组织到现场反复考察、深入了解拥堵成因并全面研究分析后,于2018年下半年提出了近期治理方案及改进措施。  

当时的治理措施主要围绕着四点展开,一是将原有的松山湖大道出口从一个车道拓宽为两个车道;二是拓宽同沙立交东往南方向匝道;三是在同沙立交辅道增加一个出口入环城路主道;四是拓宽松山湖辅道西往南转入上屯收费站的右转匝道。

2018年11月,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拥堵节点治理项目正式动工。

2019年春节前,寮步上屯收费站右转匝道拓宽段、环城路同沙立交环形匝道拓宽段、松山湖大道往环城路方向辅道拓宽段等完工通车;同年4月30日,同沙立交北往南辅道开口完工通车。

松山湖大道中医院交通微改造工程完工通车后,交通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提升。

但是,东莞的机动车保有量仍在持续攀升。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突破300万辆大关后,截至2022年10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380万辆。

微信图片_20230206121440.jpg

松山湖大道中医院周边路段的“治堵”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中。

2020年4月1日,东莞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总指挥部召开同沙片区交通品质群策群力会,邀请市政府、交通部门、政协委员、村(社区)、普通交通出行者和媒体代表,共同探讨治堵思路。

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所处的东城同沙片区,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多条主干道车流的汇集,交通交换的不顺畅,是造成该区域交通拥堵的核心。

当天的会上,不少参会的代表提出,要从长远解决问题,需要在这一堵点设计高架桥。东莞市政协委员谭福龙就认为,路段设计的不合理造成市民来往松山湖时很塞车,高架桥的方式能解决根本问题。东莞市中医院副院长陈德添则表示,上下班的高峰期比较堵塞,为了有更顺畅的交通、方便抢救病人,医院也希望建设高架桥,将车辆直接引入环城路,减少拥堵。

“同沙片区的拥堵,是社会发展、机动车增加、工程数量增加多个因素的叠加。”时任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朱利民介绍说,同沙处于交通要道,从2005年之后环城路、八一路、莞深高速、中医院、松山湖大道等项目落地,片区的交通越来越复杂,交通压力也不断增加,“希望我们群策群力,将这些问题一个个解决,让大家出行更畅通。”

时任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的陈尚荣在会上表示,为了改善同沙片区交通出行品质,全市将按照“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性措施对交通拥堵进行综合治理。

1000.png

2020年4月,会上提出的治理方案之一

在近期,将引导车流合理分流:将松山湖大道往环城路方向小汽车与货车车流分离,前往环城路方向的小汽车可在八一路-下元路路口掉头前往环城路,货车则使用原有同沙立交匝道进入环城路,八一路-下元路路口为小汽车专用掉头车道,保障小汽车快速前往环城路;

同时,对八一路-下元路路口进行改造,通过增设小汽车专用掉头车道,优化左转掉头车道设置,以及调整信号配时,增加掉头车道运行相位,使同一信号周期由松山湖往市区方向直行和掉头的通行能力都有所提升。

中期治理,将新建同沙立交左转匝道直接连接东部快速干线与环城南路,采用硬隔离分离松山湖大道主线车流与东部快速往南车流,减少松山湖大道主线与辅路的交通交织。根据治理方案,未来将整体形成两种相对独立东-南左转交通组织系统,一是东部快速、松山湖大道-新建左转匝道-环城南路;二是莞深高速-现有左转环形匝道-环城南路。

松山湖大道辅道新建左转匝道

接东部快速干线环城南路

2021年7月,东莞增补了当年第二批市重大项目以及市重大预备项目。其中,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新建左转匝道工程,增补为市重大预备项目;该项目估算总投资24521万元,其中工程建安费约1.5亿元。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段左转匝道,利用现有松山湖大道北侧主辅绿化带空间高架布设,东接东部快速干线,南接环城南路,总长约1.8km。

外界的解读是,这是要在松山湖大道辅道上空,新建一条长约1.8公里的高架左转匝道,直接连通东部快速与环城南路。

微信图片_20230206121421.jpg

这也是破题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拥堵的关键举措。

2023年1月13日,东莞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做客阳光热线时表示,该工程由市城建局负责实施,已于2021年10月底动工建设,预计2023年4月建成通车。

该负责人还表示,为综合改善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包括环城路-八一路节点)交通运行环境,交通部门按照“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分阶段推进落实各项治理措施,以缓解路段交通拥堵。

目前正在建设同沙立交左转匝道,正是属于中期治理的工作范畴。

微信图片_20230206121445.jpg

利用松山湖大道主路与辅路间现有绿化带空间新建的这条左转匝道,桥面宽9米,东西向单向2车道,长约1.8km。

新建左转匝道直接连接东部快速干线与环城南路,提升东部快速至环城南路方向通行能力,采用硬隔离分离松山湖大道主线车流与东部快速往南车流,减少松山湖大道主线与辅路的交通交织,匝道转弯半径为300m,相比于现有环形左转匝道(半径约30m)通行效率将大幅提高,新增定向匝道后总通行能力将提升60%。

微信图片_20230206121430.jpg

为彻底解决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交通拥堵难题,需要从路网结构、片区交通组织上进行根治。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对以下工程项目开展前期研究论证工作:一是拉通东部快速与环城路连接线,完善快速路网结构,贯通区域东西向快速连通功能;二是新增中心城区与松山湖连接的二通道,从路网上分流交通,满足远期交通需求;三是对环城南路进行整体改造,沿环城南路修建高架复合通道,采用上下分离方式,连通环莞快速与东部快速,承担组团间过境交通。

微信图片_20230206121451.jpg

统筹:南都记者 梁锦弟 韩成良 莫晓东

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两会报道组 出品

编辑:莫晓东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东莞市委书记催问的路
聚焦2023东莞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