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由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丝路学院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迈入十周年的进展与评估研讨会暨系列讲座启动仪式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王文发布《重燃“一带一路”研究,再塑全球思想价值链——“一带一路”十周年的研究总括性梳理与未来展望》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近两年“一带一路”研究呈现转冷趋势,中英文学术论文、书籍刊发量下降。同时,英文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在2022年激增,同比增长了1697.4%。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报道多为负面内容。
王文分析,“一带一路”遇冷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过去十年内,部分相关研究是追热度的“假研究、虚研究”;二是因为疫情影响导致新选题缺乏;三是部分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刻意歪曲和政治压制。正如报告所述,“一带一路”研究,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议题,也与国际政治关系密切相关。王文呼吁学界应坚持对“一带一路”创新性研究,积极应对内部、外部双重挑战。
研讨会现场。
“一带一路”研究趋冷
报告从多项数据对比中发现,近年来,“一带一路”研究的学术期刊发文数量大体成倒“V”字形。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文学术资源发现平台检索,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多集中在2017-2019年。2017年最高时为年度发文31359篇,比2016年增加接近70%。但2022年则下降到了10748篇,仅为高峰时的约1/3。“一带一路”主题的中文书籍2018年最高峰时出版1388本,2022年下降至352本,约1/4。
英文期刊“一带一路”主题论文在2017年达到1709篇的峰值,此后发文量开始下滑,2021年一度下降至1059篇。英文书籍的数量从2019年高峰的37本下滑至2021年的3本。
总体而言,英文学术研究较中文研究偏少。英文期刊刊发“一带一路”研究文章的数量大体是中文发文量的1/20左右。英文书籍出版数量大体是中文出版数量的1/60左右。
与此同时,通过数据搜索对比, “一带一路”研究在趋冷的同时,英文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出现激增。2022年,英文媒体“一带一路”相关报道同比增长了1697.4%,且多为消极、负面报道报告认为,这主要与美国拜登政府推出“打造更美好的世界(B3W)”和“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PGII)牵引英文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比较有关。
加强“一带一路”研究是重塑全球思想价值链的需要
王文认为,过去十年,“一带一路”思想的出现具有时代性、旗帜性、世界性,为全球思想价值链带来重塑。“一带一路”理念是中国发展实践经验的结晶,代表着中国为世界贡献本国力量,对外交流并推进共赢合作的公共产品。但目前相关研究与“一带一路”项目本身都面临着重大挑战。
报告中称,“一带一路”研究面临内、外部双重挑战:
内部而言,极少数智库和学者对“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到位、研究不深入,甚至个别人存在假研究、虚研究、追热潮的现象。部分研究选题大而空、局限于表面问题,导致新冠疫情期间选题匮乏。
外部来看,美国少数所谓政治精英和智库、媒体对“一带一路”进行政治打压和舆论攻势,大范围地影响国际信用评级、国际规则新标准的制定、跨境资本流向等,使“一带一路”国际投资、跨境经济贸易、中外合作项目等遇到了多年未有的舆情干扰。借此,美国能够打压中国的对外拓展,通过妖魔化“一带一路”,提升美国“B3W 计划”的美誉度。
面对上述挑战,多位与会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是场持久战。报告强调,应直面内部、外部挑战,加强“一带一路”研究,全面提升研究的质量水平。这是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更是重塑全球思想价值链的需要。
报告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坚持战略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第二,坚持持久性研究与合作性研究相结合;第三,坚持创新性研究与传播性研究相结合。
采写:南都记者 赵霖萱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