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水这样一个充满意境的节气里,走进惠州西湖泗洲塔,感受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意世界吧!
2023年2月19日,雨水。
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在这个时节,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春风拂面,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潇潇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气候:气温回升较快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雨水节气中,水獭开始捕鱼了;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草木在绵绵春雨中悄悄吐出嫩芽。
在这个时节,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但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
总体来说,全国各地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但在华南地区,雨水节气,可以说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
养生:打工人宜伸懒腰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多端,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不利。
此外,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传染病易暴发流行,应多加预防。
春困秋乏,对于“打工人”来说,春日工作时间长了,感到很疲倦,这时伸伸懒腰可使全身舒展,精神爽快。
游玩:到惠州西湖,走进苏轼的诗意世界
在雨水这样一个氛围感拉满的节气里,去哪里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诗意呢?小编推荐到惠州西湖一饱泗洲塔的倩影。
惠州西湖以其自然天成、旷貌幽深为特色名扬天下,素有“苎萝西子”之称。在西湖景区里,有一座特别醒目的塔,叫做泗洲塔。
说到泗洲塔,就不得不提苏轼与它的一段佳话。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朝廷贬至惠州安置,携妾王朝云和儿子苏过在惠州度过了三年。
在惠州这三年,苏轼时常游览西湖,写下了许多咏吟西湖山水的诗词。其中“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中的“玉塔”即泗洲塔。
它端庄挺秀,是西湖内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当年苏东坡寓居惠州时对此塔情有独钟,称之为“大圣塔”。
后苏轼的爱妾王朝云去世,苏轼将她葬在泗洲塔下的松林中,并在墓上筑六和亭以纪念她。
惠州是苏轼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虽然是他人生中的低谷,“心如死灰之木”,但也正是在惠州,他发出“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之叹。
是的,也许目的地尚远,但“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放下执念,安心眼下,便觉“无数心花发桃李”,人间处处有诗意。
统筹:胡群芳 关健明
文案:刘兰兰
插画:金国华 原毅
资料来源:惠州西湖官方旅游网站、中国天气网
编辑:刘兰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当广东地标遇上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