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罗湖元素”亮了

南方都市报APP • 罗湖大件事
原创2023-02-15 11:53

2月14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深圳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报告”)出炉。

报告中出现多处“罗湖元素”,涉及高质量投资、消费中心、金融中心、大湾区建设、交通枢纽等多方面内容。

WechatIMG2593.jpeg

关键词:全域消费

报告摘录

建设罗湖全域、福田中心、后海-深圳湾、前海湾、大空港等世界级商圈。

解读

罗湖创建具有世界潮流引领力的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积极构建全域消费空间。出台实施《罗湖区核心商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高标准打造五大特色消费街区和N个专业消费集聚区。打造东门活力时尚消费街区、人民南深港融合消费街区、水贝黄金珠宝消费街区、蔡屋围国际高端消费街区、笋岗家文化主题消费街区。

罗湖区人大代表、综观(深圳)发展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学认为,报告把罗湖放在市政府主推建设的五大世界级商圈之首,且只有罗湖实现消费产业的“全域覆盖”,进一步奠定了罗湖在全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的“领头羊”作用。

他表示,消费产业是罗湖的传统优势产业,对罗湖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罗湖区将积极构建“1+5+N”全域消费格局,高标准打造五大特色消费街区,同时紧跟消费新潮流、新趋势,加强细分领域主流品牌集聚,打造医美健康、户外体育、露营旅行等N个专业消费集聚区,从而构建亮点突出、特色鲜明、以点带面、交相呼应的国际化全域消费空间。

关键词:红岭金融产业带

报告摘录

推进福田香蜜湖、南山深圳湾、前海桂湾等风投创投集聚区和罗湖红岭金融产业带建设。

解读

3.6公里的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不但是与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香蜜湖深圳国际金融街比肩的三大金融增长极之一,还是最早规划、最早显现金融价值的区域。罗湖持牌金融机构数量居深圳第二,80%就集中在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产业带贡献出42%的GDP和46%的税收。

立足红岭金融的原点优势,与深港交流、战略交汇的区位优势,不久前,罗湖以空间焕新、产业更新、行动启新、深港创新的视角推出五大金融产业载体:深港万亿财富管理集聚园区、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产业园、万亿级私募量化交易园区、湾区保险创新试验园区、中国宝都黄金金融特色园区。

罗湖区金融服务署署长黄拓表示,罗湖联合辖区11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设立全市首支“市区国企+股份合作公司”股权投资基金,配套专项扶持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有效盘活资金资产资源。“我们未来的方向是要打通创业投资机构与战新企业之间的连接,助力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黄拓说。

关键词:罗湖口岸、莲塘口岸

报告摘录

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快皇岗口岸重建,优化莲塘口岸货检功能,推进罗湖口岸片区升级改造,推动港深西部铁路、前海口岸规划建设。

解读

口岸是连接深港的枢纽门户,罗湖规划周详:罗湖口岸片区将加快升级改造,优化环境设施,提升通关效率;莲塘口岸则将推动24小时通关和“港车北上”试点,启动生鲜货运设施改造前期工作,推行跨境货运无人驾驶新模式。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专家刘雪菲表示,在香港建设北部都会区的大背景下,罗湖功能独特难以替代,为深港社会融合发展奠定厚实基础。

在基础设施“硬联通”方面,以深港口岸与邻近区域、过境地块为核心,优化产业功能,分挖掘口岸临近地带蕴含的巨大经济潜力,科学布局与香港北部都会区各个发展枢纽相呼应的重要功能节点;在规则机制“软联通”方面,将基础教育、跨境消费领域具有“罗湖特色”的深港融合有益个案和经验探索上升为系统的规则供给,科学统筹共性政策和个性政策,为深圳全面对接北部都会区建设做出“罗湖示范”;在湾区群众“心联通”方面,着力争取“罗湖所特”政策需求精准发力,支持区内有利于港澳青年统战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设立大湾区人才培训基地。依托罗湖创新创业基地,有针对性地对港澳青年进行政策设计,为其提供实习/就业职位和相关基金资助。

关键词: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清水河总部新城

报告摘录

加快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北站国际商务区、空港新城、海洋新城、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清水河总部新城、光明中心区、坪山燕子湖、盐田海洋产业集聚区、坝光国际生物谷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

解读

高水平打造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列入2023年罗湖区十大攻坚克难任务。编制《大梧桐生态融合发展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综合规划》,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最具生态魅力的“鹏城绿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罗湖样本”。

全面建设清水河总部新城,列入2023年罗湖区十大攻坚克难任务。推进清水河重点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聚焦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建成品质一流的总部新城、链接湾区的枢纽、智引未来的核芯。

关键词:交通枢纽

报告摘录

开工建设西丽高铁、机场东、罗湖北等枢纽;推进深中通道、春风隧道、妈湾跨海通道、侨城东路北延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鹏坝通道、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沙河东路北延、107国道市政化改造先行段等项目。

解读

罗湖北站总建筑面积86592.91㎡,其中14、17号线车站主体建筑面积81211.4㎡。车站为地下三层双岛式站台车站,负一层为综合交通层(含商业开发区约5600㎡);负二层为站厅层;负三层为站台层,可以在此同时乘坐14号线和17号线。此外,地下四层是深汕高铁。

春风隧道西起滨河大道上步立交东侧,自西向东敷设,止于北斗路东侧归入沿河南路。隧道建成后将形成春风路高架+春风隧道的立体交通走廊,打通春风路交通瓶颈,极大提升交通通行能力,改善南环快速系统的交通通行效率。目前,工程完成进度超70%。

罗湖将推动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工程,探索小运量轨道接驳串联口岸与周边轨道站点、核心商圈街区,进一步优化口岸交通和功能布局。

关键词: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

报告摘录

建设贸易强市,提升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大豆离岸现货交易平台、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能级。

解读

2022年,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正式挂牌。成立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有关决策部署,以及完善深圳珠宝玉石行业准入体系的关键性举措。罗湖将推动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优化运营,积极争取建设深圳国际珠宝玉石交易中心。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报告摘录

戏剧作品《烟》和星辉合唱团获全国群星奖金奖。文博会、中国设计大展、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展会精彩纷呈。

解读

罗湖积极推动文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持续推出主旋律文艺精品,全年文艺获奖89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34项、市级39项。其中,话剧《烟》成功问鼎全国公共文化最高奖项群星奖金奖。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主展场首次落地罗湖,主展场金啤坊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金啤坊的前身金威啤酒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其所展现的“敢为天下先”的企业家精神与怀揣深圳梦的个体拼搏奋斗精神共同构成了深圳市民的共同记忆。罗湖正蓄势待发,以深双链接城市参与制造罗湖沸点,以深双的持续价值激活该工业遗产的文化生产与在地链接功能,在罗湖、在工业遗存领域开启一个新的制造时代。

关键词:玉龙填埋场

报告摘录

推进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等项目。

解读

加强土壤环境监管和修复,罗湖创造性实施玉龙坑垃圾填埋场全量开挖“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打造国家级环境修复示范项目和全国首个中心城区“环境治理+开发建设+产城融合+创新引领”的发展样本,作为目前全国开挖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修复项目,建成后释放产业空间120万平方米。

关键词:银湖山公园

报告摘录

实施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梅林山公园-银湖山公园“五园连通”工程。

解读

罗湖倾力打造生态城区,积极推进山海连城、公园群落、生态廊道建设,将打通银湖山郊野公园-红岗公园、红岗-围岭生态连廊、围岭公园-东晓公园-布心公园生态连廊三大节点,构建贯通融合的生态环境空间。

关键词:“清瓶”

报告摘录

完成100公里老旧燃气管道改造,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实现瓶改管“清瓶”目标。

解读

管道天然气具有安全、经济、清洁、便捷的优势,已成为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实施“瓶改管”工程,对于有效降低市民用气成本、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城市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罗湖10个街道的241个老旧住宅及城中村居民将用上安全、便捷、实惠的天然气。

采写:南都记者 林敏儿

编辑:林敏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