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下热门的“围炉煮茶”搬进城市公共文化生活,会带来什么样的火花?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公共艺术不仅融入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也为城市形象的提升、激发城市文化活力和创造力带来积极影响。
近期,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共同主办,深圳合纵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福[+]空间系列活动闭幕。闭幕日,首届“深圳福[+]公共艺术季”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围炉煮茶”跨界沙龙。本次跨界沙龙以『艺见万物——在自然中与艺术相遇』为主题,特邀深圳多位艺术、生活美学、城市再造、文学、音乐及文化领域的重要嘉宾,在露天的户外环境中共同探讨公共艺术的作用与意义。
长达一个半月的活动期间,“深圳福[+]公共艺术季”共计开展10多场风格多样的配套文化活动,单场线下500人次观众,线上超30万曝光量,全网关注度达50万。当中,搬进城市中轴绿廊的展览与演艺,成为亮点。
来深多年,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表示这是第一次在公园里参加跨界沙龙,“在大自然中采用“围炉煮茶”的形式,来聊关于艺术的事情,氛围很轻松,也非常具有生活气息。”在陈湘波看来,文化艺术赋能社会发展,不能离人们的生活太遥远,本次公共艺术季能走进深圳的城市中轴,把展览和沙龙放进户外、公园,也揭示了深圳未来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
曾参与统筹指挥深圳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深圳万科地产社会品牌项目群负责人黄楠则强调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再造的重要意义。以纽约、日本等海外城市举例,美术馆和城市雕塑都是城市对外的重要名片,而扎根城中村工作多年,黄楠认为公共文化事件、活动对于城市与地区不只在于美好生活体验的打造,更会带来地区根本性的激活。
在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发起人、主要组织者张宇星看来,未来的公共艺术在整个深圳有巨大的应用场景。比如,未来深圳可以是全球最大一个自然博物馆,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都会看到我们的艺术品,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我们要动员我们的小孩,我们的市民自己创作。
作为本次“围炉煮茶”跨界沙龙的主理人,深圳本色艺术空间创始人、深圳合纵文化集团CEO许晓英颇有感触的说:深圳从当年所谓的“文化沙漠”,变成今天郁郁葱葱的文化绿洲,展现的正是一座新兴城市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的不懈探索。作为本次公共艺术季的策划执行团队,我们也希望艺见中轴能成为深圳的一个文化地标,一直延续下去。”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盈珊
编辑:陈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