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聪明”!中国(广东)智慧城市大会在佛山召开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3-02-19 18:17

2月17日-18日,第六届中国(广东)智慧城市大会暨广东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交流大会在佛山举行。来自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广东21个地市的政府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参会,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智慧城市既是当代大城市发展方向,也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杨清淦表示,省住建厅正积极推进未来城市理论研究与实证工作,探索将智慧宜居与绿色低碳打造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亮丽名片。

佛山市副市长陈伟明介绍,佛山围绕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大力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整合10多个职能部门数据,聚焦指挥协调、行业应用、公共诉求服务等模块开展特色场景建设,实现城市“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群众满意”的基本目标。

WechatIMG1354.jpeg



专家学者,共商智慧城市建设

本次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交流分享了智慧城市及城市运管服平台的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的新思想、新理念,城市运管服建设平台主管单位、技术支持单位、企业代表解读了经典案例。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城市规划博士、注册城市规划师单峰作了《“一网统管”下的社区运行管理服务新模式:制度探索与技术应用》的主题演讲,他提出了社区运行管理服务要“以小见大”,“社区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建成是为了能够让整个城市安全运行、高效运行、健康运行,是为了整个城市干净、整洁、有序,是为了群众能享受更精准、更精细的服务。”

WechatIMG1353.jpeg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总工、住建部城市运管服平台专家组成员黄全义以《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思考》为题作了发言,黄全义指出:管城市,首先要管安全。“城市安全关系到市民生命健康的底线需求”;其次,他补充道,“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是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城市有序运行、提高城市安全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还指出目前城市建设应加大建设资金投入。政府应该携手地方企业,共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建设,促进城市风险监测系统健康运行。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工杨仕超带来了题为《建设工程信息化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演讲,他强调,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对居民的生活、工作提供便利,为企业商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的技术充分利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其次,要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经济化的动态管理。另外,要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以及市民的生活质量。


广佛智建,分享城市智慧经验

在案例分享环节,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苏仕超以《推进综管平台建设让城市管理更智慧》为题,分享了佛山智慧城市的经验。苏仕超指出,佛山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建成与应用,对全面增强数据支撑功能、加强行业监管能力、提升城市治理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接下来,佛山将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通知》的要求,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对接城市运行监测系统,优化提升平台应用功能,加快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以“科技赋能”着力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城市更干净、更有序、更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WX20230219-170805@2x.png

广州市水务局科技信息处处长郭彦娟则以《新城建“排水智能化”全国试点——广州“智慧排水”案例分析》为题介绍了广州的经验。郭彦娟提到,目前广州的“智慧排水”包含了“排水设施全覆盖管理”中实现了一线巡检人员实时定位,排水许可证监管信息全公开。其次,广州“智慧排水”还做到了“排水设施运行全时效监控”,雨水通道,支撑雨水排水能力提升。


企业献策,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在技术交流环节,杭州城管数字化改革联合实验室主任、城云科技城市管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城云科技“运管服”平台首席架构师王思丹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架构师笔记,从标准到卓越》为题,介绍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最新技术,王思丹指出,由于运行监测对于市级城管局来说也涉及跨部门协作,根据协作关系可分为“弱矩阵”式和“强矩阵”式协作。弱矩阵式能更好地发挥行业的自建自用的意识,按标准各自建设,集成能力要求高。强矩阵式由于统一建设,可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成本浪费,集成难度低,但组织上需要指挥中心具有强势地位。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研究员、住建部运管服专家、中国电信首席顾问王萍以《国家及安徽省运管服平台案例分享》为题分享了国家及安徽省运管服平台建设经验。“在评价、监督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市的监督、决策建议。”王萍表示,基于目前已经构建的智慧化城管平台,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实现运行管理平台的升级。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据悉,2023年广东省要着力推进国家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发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加快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数字生活智能化;打造不少于50类诉求智能划分办场景,实现诉求分办提速20%;加快建设“数字湾区”;深入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深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和数字机关建设;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大力发展4K/8K影视、数字出版,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路漫漫 实习生 唐姗颖

编辑:路漫漫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