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海产品、淡水鱼虾等水产资源,茂名蓄力发展“一桌菜”

南方都市报APP • 商业消费
原创2023-02-23 14:34
国台 乡村振兴.jpeg


编者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行了长远谋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并且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以“促消费·共振兴”为主题,启动“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活动,将走访广东15个特色村镇,深调研乡村旅游、预制菜产业园、生态农业、乡村民宿等,发掘一批广东“三农”发展的鲜活故事、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成效,展示各地乡村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前景。

今年2月,我们再启动调研活动。2月14-15日,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发起的“乡村振兴 广东实践”深调研第六站走进茂名,调研百维生物、香雪制药化州中药厂、鹰金钱海宝、广州酒家粮丰园、海家福等案例,涉及罗非鱼、化橘红、预制菜等内容。


促消费 共振兴

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茂名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首次提及预制菜。作为预制菜发展的头部省份,广东更是动作频频,就在今年年初,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要培育预制菜。

作为广东省屈指可数农林牧渔产值破千亿元的地级市,位于粤西的茂名同样在蓄力发展预制菜。早从2021年开始,茂名就已经在规划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而在2022年1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还发布了10项举措支持茂名预制菜产业发展。

茂名第十二次党代会和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围绕“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五棵树”指的是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一条鱼”指的是罗非鱼,“一桌菜”指的则是预制菜。

据悉,茂名目前拥有规模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33家,主要以海产品、淡水鱼虾等水产类加工为主。

近日,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启动的“2022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活动走访了广东茂名,对茂名多家预制菜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调研。


虾饺热销,一年消耗超400万元的虾肉

位于茂名电白的粮丰园,以经营月饼、面包和传统糕点起家,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月饼品牌。2018年,粮丰园并入餐饮食品上市企业广州酒家,并逐步转型,投建速冻生产线。

目前粮丰园已经形成四大食品业务板块,包括速冻面米制品、月饼、月饼馅料以及蛋卷饼干等休闲小吃。其中,速冻面米制品跃升为粮丰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收入占比达到七成。

IMG_1607.JPG

广州酒家集团粮丰园(茂名)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海辉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围绕着健康饮食的消费诉求,粮丰园自2021年就开始大力推动虾饺项目建设,去年虾饺的产量极速攀升,达到300多吨,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之所以会把虾饺项目设在茂名,粮丰园看中的是茂名丰富的水产资源。肖海辉透露,“在养虾方面,茂名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且虾肉的加工较成熟和完善,我们这几年逐步加大了与当地养殖和虾肉初加工企业的合作,2021年虾肉的采购额约100来万元,2022年虾肉的采购额就超过400万元。”

为了保持更好的口感,这里生产的虾饺至今仍保留着半手工的制作,每一个虾饺都要经过人工用圆形虾饺皮将虾饺馅包成各种形状的虾饺。据悉,日常负责包虾饺的工人超过60人,占工厂生产总员工的比例约25%。

_DSC0658.jpg

粮丰园董事长肖海辉(左二)

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粮丰园实现营业收入8676.48万元,净利润为1224.91万元,期末资产总额为1.86亿元。


发力预制菜生产,继续与本地食材融合

除了虾饺外,近年来,粮丰园也在发力佛跳墙盆菜预制菜的生产。

按照中国烹饪协会的《预制菜团体标准》,预制菜包含即食/即热预制菜、即烹预制菜以及预制净菜。虾饺本身也是预制菜的一种,在肖海辉看来,粮丰园发展预制菜具备速冻生产线的先天优势,而在餐饮老字号广州酒家的技术赋能下,其在还原预制菜口味方面同样具备优势。

IMG_1612.JPG

目前粮丰园生产基地盆菜的产量并不高。肖海辉透露,茂名本地就是干制海产品的集散地,而干制海产品都是生产盆菜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我们也想继续往预制菜这方面发力。年轻人愿意自己做饭的越来越少,未来五年,预制菜仍会处于一个高速的发展期。”

肖海辉坦言,想要将本地的水产品和预制菜融合并不容易,特别是水产品比较腥,在技术上如何保持预制菜产品的鲜味同时又去腥难度不小。下一步,粮丰园或许会考虑先从速冻包点入手,除了虾饺外,会再推出一些海鲜类的包点。

在探索与本地食材结合上,粮丰园还有许多想法。去年,粮丰园利用邻市湛江拥有大量的凤梨种植基地,在研发推出凤梨包,目前还在进行最后的技术攻关。而在月饼生产制作上,粮丰园最近几年也结合茂名本地的特色水果龙眼、荔枝,推出一些升级迭代过的水果馅料月饼。

 

借力茂名水产资源,发展水产罐头

除了对虾外,茂名本地还有丰富的鱼类养殖基地。南都湾财社记者来到位于茂名电白区的广东鹰金钱海宝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宝公司”),一进门,一股鱼肉的鲜香味扑鼻而来。

WechatIMG56.jpeg

海宝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和研发水产食品为一体的企业,公司建立于2006年,占地面积约4.1万平方米,主打“鱼家香”品牌,同时也帮其它企业做代加工/OEM。

海宝公司专业生产各类罐头,如海洋鱼系列的金枪鱼罐头、沙丁鱼罐头、鲭鱼罐头和淡水鱼系列的鲮鱼罐头、罗非鱼罐头等,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智利、斯里兰卡、古巴、安哥拉等国家或地区。据悉,海宝公司的罐头类产品一天的最高产能达20万罐。

海宝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谢忠诚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海宝公司把工厂设在茂名电白,主要是看中这里的资源优势。一是其工厂距离广东省四大渔港之首的博贺渔港仅有30公里,二是茂名是中国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全市罗非鱼养殖面积约30万亩,年产量高达20多万吨。2022年,海宝公司在当地采购了逾1万吨的海洋鱼以及合计约1万吨的鲮鱼和罗非鱼。

WechatIMG57.jpeg

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看到,工厂一隅,数十名工人正身着蓝色的工作服在处理新鲜捕获、刚刚运输过来的沙丁鱼,他们在一条条流水线上进行从理鱼-装罐-高温杀菌-包装等的专业运作。

谢忠诚透露,海宝公司2022年的水产罐头出口和内销的约各占一半,受到部分国家经济政治形势变化影响,去年出口业务出现小幅下滑,不过,去年,国内市场销售额上涨明显,去年3月份来自香港的客户就一口气向海宝公司预订了10条货柜的鲮鱼罐头。

 

闯入预制菜赛道,挑战来自冷链运输和市场开拓

除了罐头类产品,海宝公司在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后,预估预制菜在中国家庭消费中将有大量增长的态势。

于是,自2020年开始,海宝公司闯进了即热即烹即配预制菜赛道,推出了日式烤鳗、脆雕罗非鱼、红烧大石斑、香芋扣肉、虾滑、墨鱼滑等产品。

WechatIMG72.jpg

海宝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谢忠诚

谢忠诚透露,“虽然都是预制菜,不过即热即烹即配预制菜与罐头类产品明显不同的地方是,罐头类产品可以常温保存,但是,即热即烹即配型预制菜是即冻产品,需要通过冷链运输,单单运输成本,就要比罐头类产品高30%。”

而且,从罐头类预制菜转向其他类型预制菜,面向的客户群体也大不相同,对于海宝公司而言,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发新的市场、渠道。

尽管如此,海宝公司对预制菜的销售前景十分看好。去年,海宝公司已经投入了2000万元建设新的预制菜生产车间并已正式投入生产,今年还准备投资3000万元建设冷库。

海宝公司预计2023年即热即烹即配型预制菜销售额能达到1亿元,而水产罐头类产品的销售额将超过3亿元,年增幅超过30%。

在借力茂名的水产品资源获得发展的同时,海宝公司也带动了当地养殖户收入的增长、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目前,海宝公司在当地合作的养殖户约有200家,平均为每户农户年收入增加约10万元。海宝公司在职的员工约有200多人,聘用的主要都是本地员工。

 


 

锁定高端预制菜赛道,把产值搬回茂名

在茂名电白出生的许华强与陈江磊在2020年也回到茂名,开了一家预制菜公司——海家福(茂名)食品有限公司,原本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还有许多周边一二线城市,但是出于情怀,他们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了电白。

_DSC0729.jpg

海家福负责人陈江磊

海家福主营“速食高档海产品”,产品涵盖速食鲍鱼、海参、鱼唇、花胶、佛跳墙等,已上市销售的产品有5类53款。

与粮丰园、海宝公司不同,陈江磊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海家福的主要养殖基地并不在茂名,其中,鲍鱼基地在福建,海参基地在辽宁。

陈江磊一直想把鲍鱼、海参养殖与加工的产业转移回茂名当地,但鉴于养殖、加工需要比较大的场地,拿地建厂还需要有政府的土地指标。“像我们这样正在快速成长的新兴企业排队拿指标挺难的,所以暂时没办法把其他的产业链转移回来,这也是目前受限的地方”。

在食材的选用上,陈江磊还是希望能采用优质食材还原出海鲜的鲜美。海家福的产品定位较为高端,合作客户包括星级连锁酒店和高档会所,同时也通过私域流量售卖产品,“基地直接出新鲜的鲍鱼是不贵的,但干鲍的价格会翻5-10倍,酒店的售价也会拉得比较高”。

_DSC0758.jpg

除了鲍鱼、海参等高端食材外,落户在茂名,海家福同样尝试将产品与本地食材结合。陈江磊透露,其产品所使用的鲍汁,即熬汤用的汤底,采用了20多种原料,包括老母鸡、猪肉、火腿等等,这些主料主要在茂名本地及周边采购,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带动了产业发展。

去年,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影响,海家福的销售额大幅下跌,特别是在中秋节过后,整个工厂基本处于停产的状态。好在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陈江磊透露,“今年1月,整个市场突然火爆了,我们佛跳墙一份都没剩。最后我们关停了私域流量,因为排不了单给他们”。据悉,海家福今年1月份的营收突破1000多万,这个数值相当于去年全年的营收。


促消费 共振兴

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点评

在调研交流过程中,贵州国台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大客户部经理彭飞表示,国台酒生产的原料都是粮食,主要取材自当地,这一点跟茂名的预制菜企业比较相似。国台酒业在河南和贵州均有自己的种植基地,截至2021年底,国台酒业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已经扩展至遵义、安顺、黔西南等8个市县,直接带动含7800户贫困户在内的45000余种植户致富增收,户均增收7680元。“十四五”期间,国台酒业计划发展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20万亩;到2025年,在河南省采购优质有机小麦量达到10万吨。

_DSC0681副本.jpg

“2022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团在粮丰园调研

借助“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脱贫模式,国台酒业将越来越多的农民吸纳进来。国台酒业将企业的发展与农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打造有机酿酒原粮基地,是响应中央号召、与地方政府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切实举措,践行着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陈养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冯家钜

编辑:冯家钜,詹丹晴,陈养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唯真唯实,大兴调查研究
问路湾区深调研:推动高质量发展 共筑大湾区人美好
促消费•共振兴 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