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3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下简称“NTSB”)发布了俄亥俄州有毒列车脱轨事故的初步调查报告。南都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事故发生前车轮出现了轴承过热的警报,但调查人员没有发现轨道和路边的检测器存在问题,初步报告未就列车脱轨原因发表正式结论。
NTSB主席珍妮弗·霍曼迪表示,调查报告指出,发生脱轨事故的列车共有38节车厢,其中11节载有有害物质的车厢在事故发生后被点燃。脱轨车厢中有5节装载了115580加仑的氯乙烯,其中一节车厢的温度在事发后持续上升,可能会引起爆炸的聚合反应。为了避免爆炸,当地工作人员作出了“受控释放”就地排放氯乙烯并点燃的决定。
霍曼迪称,在事故发生前,列车的工作人员收到了车轮轴承过热的警报,并试图在列车脱轨前减速。列车脱轨时速度为每小时47英里,低于每小时50英里的限速。调查人员没有发现轨道和路边的检测器存在问题,初步报告未就列车脱轨原因发表正式结论。尽管如此,霍曼迪表示本起事故是“100%可以避免的”,但目前没有证据确定明确的责任人。
据南都此前报道,当地时间2月3日,一列运载氯乙烯等有毒化学品的列车在俄亥俄州东部邻近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东巴勒斯坦城脱轨,引发大火。6日,涉事列车中的氯乙烯被“受控释放”就地排放。随后,当地居民也在短暂疏散后被当地政府要求迅速回家。美国政府对本次事故的相关处置与结论不被当地居民信服,事故带来的次生影响也在不断发酵。多位当地居民向南都记者表示担忧和焦虑。
采写:南都记者 周斐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美国“毒列车”事故
即时看天下
多重危机下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