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常巨平:建议将深圳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3-03-01 11:49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建议深圳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即将召开,在深全国人大代表也带来了他们关注的议题。全国人大代表常巨平建议允许深圳先行探索建立独立险种、独立运行、独立筹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在深全国人大代表也带来了他们关注的议题。全国人大代表常巨平提出了“关于将深圳等有试点条件的城市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的建议”。

常巨平提到,我国自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老龄失能人群长期护理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被定位社会保险的“第六险”,截至2022年3月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已覆盖49个城市、1.45亿人,累计有172万人享受待遇。

常巨平认为,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尽管目前尚未进入老龄化,但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极为迫切。深圳人口结构复杂,人口老龄化已步入快车道,未来面临早期来深建设者“成批”变老、高龄化与慢病化趋势叠加、“独一代”父母步入老年行列等系列问题,存在“一老俱老”“快速变老”趋势,预计“十六五”时期(2030—2035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家庭、隔代家庭、独居老人家庭等将越来越多,老龄化、慢病化及少子化叠加发展,失能人员的长期照护需求急剧增长,老龄工作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亟待优化完善,届时再建立长期护理保险,难以支撑庞大的护理需求。亟须抓住“窗口期”提前布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利于做好充分的准备应付后续到来的老龄化潮,从传统的养儿防老、自我保障逐步转向为社会保险为主题的多元保障模式。

目前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可以在基金支出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有较大的空间和周期完善整个制度体系,促进照护服务机构、专业照护人员队伍的发展,为应付后续的老龄化潮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有备而老”,满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刚需,解决老人护理服务供给短缺的现实需要。

常巨平建议,深圳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允许深圳先行探索建立独立险种、独立运行、独立筹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试点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试点总结评估,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编辑:张小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3全国两会·圳在行动
2023全景看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