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林敏儿 日前,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公布了首批国际化街区评定结果。经过居民满意度调查、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等程序,罗湖共有三个街区上榜:翠竹街区获评为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示范街区、东门街区获评为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街区、桂园街区获评为国际化商务交往特色街区。
首批登上国际化街区创建名单的街区,在优化公共空间设计、打造涉外服务队伍、优化国际语言环境、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突出了各自的街区特色,初步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国际化街区典范。
根据《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评价指南》,为全面反映国际化街区建设能力和成效,国际化街区建设评价体系由“基础评价”和“特色评价”两部分构成。“基础评价”主要体现街区发展的综合条件,依据专家组评审结果评为“国际化示范街区”。“特色评价”主要体现街区的特色优势和创新举措,参照《深圳市国际化街区规划布局与建设指引》设置商务交往、产业创新、教育科研、商业文旅四种类型,依据专家组评审结果评为“国际化特色示范街区”和“国际化特色街区”。
桂园街区获评国际化商务交往特色街区
桂园街道金融业、商贸业发达,有京基100、地王大厦、世界金融中心等高端商务中心,辖区内共有上市公司6家,规模以上企业394家,税收亿元楼12栋,是罗湖经济体量最大的街道,也是罗湖城区建设的一张名片。
桂园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范围为人民桥社区、新围社区和老围社区,面积约0.8平方千米。
翠竹街区获评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示范街区
翠竹街道是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水贝-布心片区珠宝产业集聚基地年产销量1000多亿元,约占国内批发市场的50%。目前,翠竹街道有“四上”黄金珠宝企业430家,规模以上黄金珠宝企业57家,规模以上黄金珠宝批发零售企业237家;共有外资企业530家,主要为香港、泰国、印度和欧美等黄金珠宝企业。
翠竹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范围东起东晓路、南起田贝四路、西至文锦北路、北至布心路,包括翠达社区、水贝社区,面积约1.09平方千米。
东门街区获评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街区
东门街道是深圳的“城市原点”,东门步行街是深圳形成时间最早、最成熟和最具规模的商业街区,是拥有深厚历史底蕴、保留历史遗迹与岭南风貌建筑的商业街区。这里诞生了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目前有茂业百货广场、天虹商场、旺角购物中心、大世界商场、九龙城等众多大型商厦,是深圳规模最大、商铺最集中、商品经营种类最齐全的商业街区,也是国内外游客来深必去的打卡点。
东门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范围为东起东门中路、南起永新路-深南东路、西至人民公园路、北至新园路-立新路,包括东门社区,面积约为0.176平方千米。
国际化街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近年来,罗湖在国际化公共服务、国际化人才建设、国际化氛围营造等方面持续发力,国际化街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在国际化公共服务方面,推动教育服务跨境交流,成立罗湖区教科院粤港澳教育研究部,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论坛,开发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建设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学校。扩大医疗服务国际合作,引进9个高层次医学团队,其中院士团队4个,国际合作团队1个。提升综合配套国际品位,新建和改造一批花园路口、立体绿化、花漾街区等精品花城建设项目,打造“山水城相融”的精品绿道系统。实现街区治理智慧互联,全市首创“智慧溯源”垃圾分类模式,完善街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
在国际化人才建设方面,打造涉外服务阵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罗湖区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桂园街道工作站和水贝国际会客厅,开设境外人员服务专窗。优化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成立全市首个国际人才服务联盟,引进和认定金融、高端制造等领域海外高级人才55名,发放境外人才个税补贴501人、1.76亿元。加强服务队伍建设,组建罗湖区国际志愿者服务队,在国际化街区建设、动植物保护、儿童关爱行动等领域提供志愿服务。
在国际化氛围营造方面,举办国际交流活动,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论坛、ITF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深圳国际摄影周、“罗湖杯”深港澳气排球比赛、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深圳罗湖国际象棋全明星赛等。挖掘辖区文化资源,策划举办“罗湖区国际化街区多元交流活动月”,推出国际罗湖之“共享”“友爱”“发现”“人文”系列活动。打造国际化语言环境,全面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英文标识,规范辖区重点区域英语公示语译写。强化宣传推广,在政府官网建设英文专题栏目,制作中英文文旅对外宣传地图,编制全市第一本区级涉外便民手册《Hello Luohu 罗湖区外籍人士双语便民手册》。
接下来,罗湖区将在全力推进首批国际化街区建设的基础上,增选2-3个街区作为第二批创建街区,提升国际化街区建设品质,完善国际人才服务体系,打造街区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织密罗湖国际化街区网络。
编辑:林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