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演出火热复苏:有演唱会门票秒光,但行业产能有不足之忧

南方都市报APP • 看南都
综合2023-03-02 18:38

大幕开启,好戏登场,这是台下观众最为期待的时刻。在长达三年的沉寂之后,国内线下演出行业终于等来了春天。

2月16日,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恢复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这意味着今年将有更多大型演出重回市场。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3年2月底,无论是陆续公布的头部歌手大型演唱会、官宣阵容的各大户外音乐节,还是作为城市独立精神与活力而存在的livehouse,都将从不同角度火力全开,国内演出市场复苏回暖明显。

头部明星演唱会现“抢票热”,多地演出场馆排满

不到30秒演唱会门票全部售罄。2月27日,周杰伦2023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太原站(第一场)、呼和浩特站演唱会门票预售启动。#周杰伦演唱会门票# #周杰伦 抢票#微博话题冲上热搜,演唱会相关抢票网站一度瘫痪。

不仅是周杰伦的演唱会场面火爆,TFBOYS所属经纪公司峰峻文化发布十周年演唱会规划的消息,也引发话题热度,相关话题在微博上阅读量超过4亿次。甚至在演出还未定档时,已传出巡演城市体育馆周边酒店被抢订的消息。

WechatIMG2740.jpeg

周杰伦2023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宣传海报。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包括周杰伦、五月天、周华健、任贤齐、刘若英等港台艺人,李宇春、毛不易、张艺兴、许嵩、张杰、华晨宇、薛之谦、许巍等内地艺人在内的数十组艺人,年内都有演唱会计划。一同升温的还有大型音乐节,仅两家音乐节品牌头部机构目前已分别确定在十余个城市落地大型音乐节项目。

事实上,春节后的一两个月通常是演出市场的淡季,但目前,包括演唱会、话剧、音乐节、脱口秀等多种线下演出接连上演,演出市场迎来“开门红”。

当各种演出进入密集期,各地剧场、剧院和大型场馆的排期也趋于饱和,国内多地大型体育馆的预定量暴增,用“抢档期”来形容也不为过。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燕表示,一些中心城市、市场比较发达的地区,现在大型的演出场馆,基本上排期都满了。今年整个大型演出,包括音乐节数量,可能会超过2019年。

“Z世代”观众热衷进剧场,国风国潮作品成趋势

“十几年前的70后、80后观众没有‘多刷’的诉求,但现在的年轻女观众复购率很高,花两三百看个戏,每周看几天,很正常。新一代观众就是不停地去刷剧。”播客《魔都剧好看》主播梵一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如今的小剧场热反映出新的一批戏剧观众已经成长起来。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则表示,国风国潮剧目是近两三年的重要演出趋势之一。上海大剧院的“东方舞台美学系列”吸引了大批“Z世代”观众,昆曲的年轻观众显著增多,与越剧、京剧等其他传统戏曲门类呈现鲜明对比,他们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周边产品购买力。

WechatIMG2741.jpeg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宣传海报。

让张笑丁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些年轻人来大剧院看《只此青绿》等国风舞台作品时,会特地穿着与演出风格相近的服装。她发现,来剧场看演出已是年轻观众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他们有自己的独特审美和社交需求,会和同好们相约来看演出、追明星演员,而且在社交媒体上非常活跃,发挥了“自来水”的作用,让舞台作品被更多人看到。新一代的年轻观众还非常注重体验感,对沉浸式的戏剧体验兴趣更加浓厚,比如大剧院举办的戏曲工作坊、24节气主题活动,观众的参与度都很高。

演出行业产业链加速回暖,市场机遇挑战并存

线下演出市场加速复苏,从业者们感受如何,行业还有哪些新的增长空间?

目前,不少演艺公司、剧场都在紧锣密鼓筹备今年的演出,而对行业来说,优秀的内容和人才仍然稀缺。

江苏无锡大剧院运营总监崔建彬在接受现代快报采访时坦言,2023 年,剧院运营还是有挑战的一年。因为过去的这三年,全国所有的剧院都面临了同一个问题,就是国外的演出进不来、国内优质剧目数量有限。

崔建彬说,“现在在江苏,不论是剧场的密度,还是剧院的条件都比较好。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做出自己的差异性和优势,不单单是在本地吸引大量市民走进剧场,还能在整个区域做出自己的特色,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脱口秀演员刘泽接受央视新闻采访表示,其演出的剧场能容纳160多人,周六晚上基本140、150人,接近爆满的状态。现在俱乐部比较多,但演员还是不够。所以只要是优秀的演员,他就可以拿到足够多的收入和演出场次。

中信证券传媒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冠然称,整个行业目前面临最大的一个挑战,产能不足。整个产业对于头部优质内容的需求度非常高,但在过去的两三年,很多头部的内容创作产出和储备,相对来讲比较有限。

面对优质内容不足的问题,保利文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波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会把一些知名的、好的IP从线上走向线下,线下好的舞台剧IP逐步走上线上,对境内和境外的剧目,会做一些布局和调整。对王波而言,他非常看好今年的演出市场,也对今年的演出市场充满信心。


综合自央视新闻、界面新闻、第一财经、现代快报等

编辑:陈蓓蕾,胡群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演出市场火热复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