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获批的ADC药物,靶向CD30阳性淋巴瘤的肿瘤创新药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在广东地区实现医保落地,大幅降低患者负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李志铭教授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医保落地将大幅降低患者负担。希望未来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能帮助更多患者,提高淋巴瘤的规范化治疗水平,实现我们致力提高中国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长期目标。”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70多种不同亚型的“淋巴瘤家族”的统称。尽管淋巴瘤是一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但目前我国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依旧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根据2022年国家癌症发布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报告,中国每年大约有9万人被诊断为淋巴瘤,每年有约5.2万人死于这种癌症。而根据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2018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38.3%,相比之下日本和美国的数据分别为57.3%和68.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将逐年上升。因此,进一步提升我国淋巴瘤规范化治疗水平,提高淋巴瘤的治愈率刻不容缓。
CD30靶点的发现为人类精准治疗淋巴瘤带来了机遇。CD30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常表达于某些激活的淋巴细胞或肿瘤性淋巴细胞。由于其在非造血良性组织或静止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不表达,因此被认为是CD30阳性淋巴瘤的最佳治疗靶点。临床常规检测CD30靶点可大大提升淋巴瘤的精准化诊疗,有助提升治疗效果。
作为全球首个以CD30为靶点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维布妥昔单抗通过更精准地杀灭肿瘤细胞,帮助临床医生逐步告别过去依赖传统治疗手段的时代,提升CD30阳性的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以复发或难治性cHL患者治疗为例,数据显示,既往移植后复发或难治性cH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仅为10.5个月~27.6个月,维布妥昔单抗5年随访研究表明,mOS可长达40.5个月。
李志铭表示,淋巴瘤是一组分类复杂、异质性很强的血液系统肿瘤,随着新型治疗手段的问世,淋巴瘤患者预后和生存得到显著改善。目前,维布妥昔单抗已在中国获批4项适应症,可用于CD30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或蕈样真菌病的成人患者治疗。在今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新版医保目录中,维布妥昔单抗也在其中,淋巴瘤患者的用药负担将被大大降低。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蒋源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