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广州容貌品质示范社区,白云湖街这个社区有何“妙招”?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03-04 00:03

“这个池塘周边以前是没有路的,周边都是杂草杂物,现在改造后,成为了我们最喜欢的休闲胜地了。”在广州市白云区白云湖街大朗桑下鱼塘旁的大榕树下,正在闲坐聊天的群众如是说。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开展容貌品质社区培育行动中,大朗南社区辖内桑下、新屋两个片区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提升,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居民群众有了足够的休闲空间。在如此变化下,该社区在近日获评广州市容貌品质示范社区。

以榕树为主题打造的公园,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png

以榕树为主题打造的公园,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通讯员 供图)


以鱼塘为连接点

实现环境连片升级

“现在的日子每天都过得很开心。”桑下片区已年过七旬的居民黄铭开说起家门口的变化很感慨,他说,以前每天最愁的是没地方可以走走坐坐,现在哪里都可以走,哪里都可以坐了。采访中,黄铭开还带南都记者围着桑下鱼塘走了一圈,细数其中的变化。

“以前鱼塘周边杂草丛生,塘里堆满垃圾,靠农田的那一边是没有路的。”黄铭开说,现在鱼塘四周建了健身步道,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过来散步,周边的道路都升级了,墙上都画上了墙绘。

池塘经过改造升级,增设石质碧道,居民可以在此散步。.png

池塘经过改造升级,增设石质碧道,居民可以在此散步。(通讯员 供图)

除了早晚沿着鱼塘散步,黄铭开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坐在池塘旁边的大榕树下和老伙伴们聊聊天。在那里,大榕树树冠互相交错,形成天然的大型遮阳棚。 当地以这两棵大榕树为中心打造了新的榕树公园,不仅每棵树下都放上凳子,四周也设置了多条长凳,满足多人在这里休闲活动。

实际上,经过环境升级,桑下片区群众可以选择的休闲场地远不止上面这些:社区牌坊口处原本破破烂烂的桑下公园旧貌换新颜,增加了座椅和休闲设施;祠堂前修建了新的广场,祠堂前的风水塘与桑下鱼塘实现了连片打造。

“以前风水塘周边都是泥地,现在升级为石质碧道,群众可以同时围着两个鱼塘散步。”大朗经济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两个池塘为中心,他们还在周边增加了口袋公园、休闲角等,可以满足附近两个经济社群众的休闲需求。该负责人表示,在开展容貌品质社区培育行动中,桑下、新屋两个片区公共设施老旧、绿化缺少管养维护、建筑外立面破损、脏乱差等问题,都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


打造党群文化广场

满足居民休闲活动需求

到了傍晚时分,新屋片区的居民都会来到片区党群文化广场休闲活动。不过,在基础设施优化之前,居民常因没有活动地方而发愁。

“该广场内之前只有一个破旧的篮球场,是周边群众唯一的休闲空间,但其周边常停满车辆,有时球场还会被车辆占用。所以老人要跳广场舞、年轻人要打篮球、小朋友要玩耍,都没有地方。”附近居民黄伟超告诉南都记者,当地居民期盼广场升级已久。

破旧篮球场经过改造,不仅保留篮球场的功能,还增加舞台、党建文化长廊等功能。.png

破旧篮球场经过改造,不仅保留篮球场的功能,还增加了舞台、党建文化长廊等功能。(通讯员 供图)

目前,原本的篮球场已被升级成了党群文化广场,空间扩大了几倍,不仅保留了篮球场的功能,还增加了舞台、党建文化长廊等功能。“不同群众的休闲运动需求都可以同步在这里实现了,而且广场上还经常开展各种活动,我们真的很满意。”黄伟超告诉南都记者,现在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居民在广场上活动,再也不需要为活动空间发愁。

南都记者了解到,广场周边的环境也全部完成了升级改造。与广场一路之隔的新屋风水塘,改造前周边都是碎石和泥地,围栏残破,池底常年未清理,现在鱼塘周边铺设了石质地砖和围栏,围栏内侧增设了灯光照明,鱼塘旁边的古榕树也被打造成了休闲角,成了老人们的最爱。

此外,广场周边堆满杂物的小角落也被打造成了口袋公园,满足群众的休闲需求。一些环境黑点也得到了改造,在广场一端的洪山公厂房,在厂房拆违之后,旁边的河涌杂草丛生、堆满垃圾。改造后,这里的河涌底部完成了硬底化,两边进行了加固美化,绿化带进行了改造,变成了一个小景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造环境黑点的同时,大朗经济联社还广泛利用墙绘,提升周边老旧房屋的颜值,并以经济社为单位划分绿化责任区,维持社区容貌品质。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通讯员:王倩、杨黛清

编辑:陈卓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