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消费、保障”词频创新高,7提“个体工商户”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3-03-05 22:38
banner新.jpg

2023年全国两会,“刷动”数词,看万象更新。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推出“全国两会 刷新2023”数据融媒体产品,将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工作报告、政协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报告、最高法工作报告、最高检工作报告以及总理答记者问等内容进行数据及文本分析,纵深透视趋势,集成视频交互,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与你一同逐梦未来。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高频词有何变化?点到哪些人群?有哪些新概念、新提法?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对近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今年报告中“保障”“消费”词频创2013年以来新高,此外报告7次点到“个体工商户”,农民和学生也被较多提及,新冠患者、医务人员、退休人员、失业人员、新市民、科研人员等也出现在报告中。

“发展”词频居首

2013以来共出现1400余次

9.gif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延续往年规律,“发展”仍是今年报告中的最高频热词,提及134次。在2013年至今的报告中,发展始终“霸屏”,总计出现1400余次。

报告指出,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

“保障”“消费”词频创11年新高

“投资”近5年提得最多

10.gif

今年报告中,“保障”一词出现37次,是2013年以来提及最多的一年。报告将“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作为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之一,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等具体要求。

11.gif

“消费”一词今年出现23次,也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高。今年报告要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等。

12.gif

此外,今年报告中“投资”一词出现24次,为近5年来最多。报告提到,“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等。

“保”“增”“稳”频频提及

词频均超90次

13.gif

“保基本”“保健康”“保供稳价”“稳经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企稳回升”“提质增效”“增进民生福祉”……在今年的报告中,“保”“增”“稳”等词频频出现,均超过90次。

“强”“支持”“推动”“促”等也在报告中多次出现,如“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支持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消费尽快恢复”“促消费”“促改革促发展”等,反映过去一年和五年的政府工作细节。 

至少31个群体出现在今年报告

7次点到“个体工商户”

14.gif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至少提及了31个群体,多次点到个体工商户、农民、学生、小微企业等。

其中,个体工商户被报告点到7次,报告指出,受疫情等因素冲击,不少企业和工商户遇到特殊困难,明确“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农民被点到5次,包括“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学生也被提及5次,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大幅提高经济困难高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等。

此外,新冠患者、医务人员、退休人员、失业人员、新市民、科研人员等也出现在报告中。

“推动经济爬坡过坎”

10余个新提法看发展方向

15.gif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含新量”不低,至少有10余个新提法出现,言明发展理念,体现发展方向。

比如,在谈及“创新宏观调控”时,报告指出“把年度主要预期目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既果断加大力度,又不搞‘大水漫灌’、透支未来,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强化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推动经济爬坡过坎、持续前行。”

再如,报告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具体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要求。

此外,“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鼓励有条件地区更大发挥带动作用,推动形成更多新的增长极增长带”等表述也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事不畏难,行不避艰”

特色语句暖心提气,直抵人心

16.gif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色语句频出,暖心提气,直抵人心。

比如,报告回顾过去五年来的工作,指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没有捷径,实干为要”,强调“事不畏难、行不避艰,要求以实干践行承诺,凝心聚力抓发展”,要求“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坚决反对空谈浮夸、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甚至盲目蛮干”,鼓励“以改革的办法、锲而不舍的精神解难题、激活力,激励敢于担当,对庸政懒政者问责”,提出“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进而汇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再如,在谈及“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时,报告指出“大道至简,政简易行”“持之以恒推进触动政府自身利益的改革”。


点击图片☟看h5

h5封面.jpg


出品:南都全国两会报道组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凌慧珊 程姝雯 潘珊菊 张纯 关健明

数据采集分析:唐静怡 麦洁莹 罗韵 记者 王凡 实习生 陈嘉宝 吴静仪

设计:林泳希 张博 刘寅杉

技术支持:南方智媒科技公司 

技术:林晓敏 邓捷敏 丁淳浩 陈艳媚 吴俊泽 黄镜华 邹妍璐

数据来源:201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编辑:唐静怡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全国两会 刷新2023
2023全景看两会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