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市调机构IDC发布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为880万台,同比下降20.9%。IDC表示,由于市场厂商数量有限,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而且消费者的接受度低,这种下降并非完全出乎意料。尽管经济低迷,但Meta的出货量占比在2022年依然接近80%。排在第二位的是字节跳动旗下的PICO,份额达到10%,大朋VR、HTC和爱奇艺分别占据3至5位。
此外,根据IDC之前发布发布的报告,2022年中国AR/VR头显出货达120.6万台(sales in口径),其中AR出货10.3万台,VR出货110.3万台。在VR头显中,VR一体机出货达101.4万台,这也是Standalone VR类产品自问世以来首次在国内突破年出货量100万台大关。从VR产品型号来看, 2022年度中国市场出货量前5的设备依次是Pico Neo 3、Pico 4、Nolo CM1、奇遇Dream Pro、奇遇Dream,全年出货分别为50.5万、21.7万、6.6万、5.4万、2.4万台。
报告显示,随着新AR眼镜的发布,使得2022年AR眼镜平均单价大幅下降。据悉,至2022年第四季度,3500元(折合500美元)以下的AR产品,出货量占比已接近90%。
IDC中国终端系统研究部高级分析师赵思泉认为,在经历了近一年的话题热议期后,AR/VR行业于2022年底逐步回归理性。厂商如何实现盈利、用户黏性如何增强、国内内容生态如何丰富等更为现实的考量将在未来成为需要行业各方共同解决的问题。2023年,硬件厂商的策略重点将从营销转向产品和内容本身,从而实现新一轮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成了国内市场VR出国量冠军,但字节旗下虚拟现实品牌Pico被曝进行人员优化,数百职员受到影响。同时,据媒体报道,pico2022的出货量为70万台,低于100万台的目标,基于此,pico还调低了2023年的出货量目标。
此外,2月份,腾讯XR业务被曝将变更硬件发展路径,对相关业务团队进行调整,业务负责人沈黎已于离职。快手元全景视频业务负责人马英武于2月份确认离职,快手的VR业务、元宇宙业务已在调整之中。
采写:南都记者 叶露
编辑: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