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杰:为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的企业,应适度加大残保金减免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3-03-11 18:03
微信图片_20230220182145.jpg

两会●建言

“一个社会怎样对待残疾人,就体现了它的社会文明程度。”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李世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建议,支持企业落实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

李世杰分析,残疾人实现就业,是提高残疾人收入水平,促进其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截至2021年底,持证残疾人就业规模为881.6万人,就业率50%左右。

“这一比例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群体实现自我价值和美好生活的愿望。”他说,“特别是1200万心智障碍者群体,就业率不足5%。在当前总体就业形势愈发复杂、技术发展带来就业结构深刻调整的大背景下,对残疾人就业问题需要格外关注。”

据介绍,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作为残疾人就业的重要形式,2021年底按比例就业82万人,有很大提升空间。

pic_1251419

2月23日,在咸阳市秦都区锦华社区小滨工坊,残疾修鞋匠李斌(左)接待顾客。在陕西西安、咸阳等地,部分残疾人工匠被纳入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为周边群众提供修鞋、配锁等服务。新华社发

为何残疾人就业率不高?一项对300个企业残疾人用工情况的社会调研显示,影响企业落实残疾人用工的主要原因有企业对残疾人就业的政策认知程度不高(参与调研的一半企业表示不太了解)、选用育留各环节支持不足、担心残疾员工发生意外加大风险等,企业期望在残疾人用工上可获得公益性政策和资源支持、无障碍环境改造补贴、准许多种用工合同形式获得残保金减免、提供绿色窗口完善残疾人意外和工伤理赔等。

对此,李世杰建议修订《残疾人就业条例》,将一些经验做法以条例形式固定。同时,配套优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为一级、二级、精神、智力等就业最困难的残疾人群体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适度加大残保金减免力度。合理使用残保金,增加就业辅导员供给,支持企业提供就业场所的资源服务。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配套的实施条例,进一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针对一些企业在雇佣残疾人时可能存在的顾虑,李世杰建议,建设残疾员工工伤意外保险服务的绿色窗口、全面精准的风险界定与有效合理的额度及理赔程序,减除企业对残疾人用工风险的顾虑。可由残联牵头选拔和培育一批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规范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面向企业公开信息,协助企业根据需求申请专项支持。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3全景看两会
聚焦2023全国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