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邝美云:把好教育和文化安全“关”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03-11 23:13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邝美云又一次带着对教育的关注,来到了北京,这已经是她连续第6年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赴京履职。

歌手、演员、商人、慈善家、社团会长……拥有多重身份的邝美云虽然以香港女歌手成名,但她成功的从商经历,让她成了香港的传奇式人物。

邝美云建议,肃清有“毒”中小学教材,关注教育和文化安全。建议通过设立检举奖励机制,加强大众对中小学教材的把关和监督。另一方面增加介绍中国优秀人物与优秀范文的篇幅,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放在教科书最重要的位置。

WechatIMG5185.jpeg

邝美云

南都记者专访邝美云

 记者:今年“两会”您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连续第6年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赴京履职,对于连任六年您有什么感受?

 邝美云:很荣幸连任第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深感使命光荣,任重道远。这几年的履职之路我们见证了历史,也在历史选择中投出了我们代表人民神圣的一票。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更广阔的舞台。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授权常委会制订《港区维护国家安全法》。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决定》,助力香港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要求我们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更好地发挥双重积极作用,了解国家发展大势,做好民心相通工作,讲好香港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记者:您今年准备了哪些建议?

 邝美云:今年我准备了《关于深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关于增强保护动物意识的建议》、《肃清有“毒”中小学教材的建议》,关注教育和文化安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建议通过设立检举奖励机制,加强大众对中小学教材的把关和监督。另一方面增加介绍中国优秀人物与优秀范文的篇幅,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放在教科书最重要的位置。

还有一个建议是《关于深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聚焦乡村振兴的赋能,包括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以及提炼乡村景点差异性及独特性,推动乡村振兴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盘活乡村资源,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增长机会。

今年也提出了关于增强动物保护意识的建议,除了在法律上完善规管外,更要从教育上着手,以道德规范去感染、感动、唤醒每一个人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通过教育增加情感教育和生命意识,助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的传承。

记者:每一年,你经常提出教育相关的建议,您为什么会这么关注教育问题呢?

邝美云: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教育是我们传承文化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扶志助学,教育是关键。2003年,我援建的第二间小学在宁夏固原的中河乡落成。我记得当时去到宁夏固原,穿山越岭,转了好几趟车才去到需要扶助的地方。我想捐赠一些电子设备给当地的学校,发现那里并不通电,但条件的约束并没有降低他们求学的热情,他们依然坚持每天步行上学,在狭小的空间里学习文化知识。同学们求知的热情让我很受触动,我觉得扶贫最重要是“扶智”和“扶志”,既要有智慧也要有志气,才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贫困。如今国家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期待可以在保障教育安全、文化安全方面,推出更多有力的措施。

WechatIMG5186.jpeg

记者: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中,您曾建议进一步开放港珠澳大桥的使用限制。您对大湾区建设有什么样的思考或建议?

邝美云:2020年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我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开放港珠澳大桥的使用限制,促进港珠澳三地人员交流的建议》。得到广东省政府《答复函》的回复,认为有关建议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功能,增加大桥交通量具有很好参考作用。桥通路通发展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创造条件。随着全面通关恢复常态的实现,作为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我也收到了一些商会、妇女会和中小学提出希望能组织安排到珠海学习考察,认识祖国发展。相信大湾区9+2城市能在人才交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宣传推广的工作上发挥更大的协作效能。

记者:您现在是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请问您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不是在珠海?

邝美云:我于2017年担任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后,与珠海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在疫情前我也经常往返香港与珠海两地,现在全面通关,有港珠澳大桥的互联互通,两地交往合作也更为密切。大湾区9+2城市各具特色,其中珠海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有情侣路、珠海渔女、珠海大剧院、长隆海洋王国等地标,文旅资源充足。近年来,珠海聚焦产业发展,提出多项举措推进制造业当家。年初珠海市香洲区、高新区等在香港举办了招商引资企业家座谈会和推介会。今年,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也会组织一系列到珠海参观考察的活动。

 记者:怎么看现在内地的发展机遇和前景?

 邝美云:今年2月,广东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集合全省各市的力量狠抓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非常清晰的目标: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拼经济,预料今年GDP增长5%。报告中列出八大工作重点,包括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等。未来的发展之路,挑战和机遇并存。国家顶层设计的美好蓝图已经展开,需要我们在国家的顶层设计下汇聚共识、凝聚信心,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中国、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编辑:许晓蕾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全国两会 文体发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