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2023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以下简称“2023广州文交会”)举办,其中,作为文交会项目之一,第6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广州年会暨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同期举行,期间,近千台剧目参加交易,初步统计成交额近5亿元。
文交会期间,为强化跨区域演艺资源交流合作,推进广州演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广州文化发展集团还与全国多家演艺公司和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创文化发展高地。
在今年的文交会舞台上,一个鲜活、生动的“身影”引人瞩目——文化发展集团。
在广州文化产业市场上,文化发展集团是个“新面孔”,有“大作为”
南都记者了解到,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广州市组建成立了“文化发展集团”。
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广州歌舞剧院董事长史前进介绍,广州文化集团是推动广州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而成立的市管一级企业,集团实行“3+1+X”的业务发展战略,“3”代表“文化演艺与影视服务”“文化策划与传播服务”“文化园区投资与运营”三大支柱业务;“1”代表“文化金融服务”这一战略培育业务;“X”代表“新型文化业态培育”这一广阔天地,涵盖数字文化创意项目开发和平台建设,非遗等特色文化创意和文化衍生品开发与运营,文化版权保护与综合利用等多个方面。
记者了解到,该集团现有9家全资子公司和3家合资公司,其中包括了广州市文广旅局首批划转到集团旗下的6家市属文化企业,分别是演出电影公司、美术公司和广歌、广芭、广话、广杂4家高水平院团,还有新设立的广州文化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文化展览有限公司、广州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还有广州文化策划传播有限公司等合资公司。
史前进认为,在广州文化产业市场上,文化发展集团虽然是个“新面孔”,但自带两大优势。首先,文化集团是全市唯一一家大型综合性文化投资运营集团,市委、市政府支持集团承办文交会等大型文化活动,赋予了集团“旗舰型文化国企”的政治地位;其次,集团拥有独特优质的艺术资源。首批划转到集团的4家文艺院团,每个都是历史底蕴深厚、名家精品辈出,曾多次荣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国杂技“金菊奖”、国际马戏节“金小丑奖”等国内外大奖,拥有《大道》《化·蝶》《旗帜》《醒·狮》《龙·舟》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培育了王筱頔、吴正丹等一批在业界具有较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艺术名家。
舞剧《醒·狮》
舞剧《龙·舟》
广州文化:扎根广州、立足湾区、辐射全国、连通世界
谈论起禀赋优异的广州文化发展集团的愿景,史前进坚定地表示,“扎根广州、立足湾区、辐射全国、连通世界”。其表示,要建立起具有广州特色的文化精品创作体系、文化多元合作体系、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逐步形成主业突出、业态多元、链条完整的现代化文化产业生态,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文化投资运营集团。
在文化发展集团崭新的“履历”中,任重道远。在史前进的讲述中,除了组建工作之外,还承担全市的重点文化工作任务,高效做好文交会、梅花奖等大型文化活动承办的准备工作,完成广州市春节团拜会、“英雄花开英雄城”等重要活动的演出任务;推动集团首个大型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同时,集团在黄埔、天河等市辖区以及其他地市的文化产业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接洽和推动中;文化集团还运用艺术资源优势,培育文化新业态业务模式,推动打造艺术培训连锁机构和艺术教育特色幼儿园,筹拍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引进题材的影视作品,探索开展文化金融、文化创意、文化数字、文化体育等各类“文化+”业务,以文化赋能产业升级。
广州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万亿级产业链群
在广州文化发展集团的蓝图中,2023年是集团从组建过渡期转向正式运营期、各项事业行稳致远、做强做大的奠基之年。
史前进透露,下一步,文化集团将聚焦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进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提升行动”和“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第一,着力打造文化创意等8个万亿级产业链群”等重要部署,结合上级赋予集团的功能定位和集团自身发展战略,全力打好“1234”组合拳。
具体来看,要打好经济“翻身仗”,体现在数据上就是:在集团运营投入显著增加的条件下做到同比减亏,营业收入增速跑赢全市大盘,实际控制资产总额突破30亿元。
在文艺作品方面,实施“双十”文艺精品创作计划,即创排及完善提高约10台大型剧目、10台中小型剧目,指导院团常态化开展“周末剧场”及主题展演活动。
在产业布局方面,根据广州市不同区的情况,按照“东南西北中”五大板块全面拓展集团在全市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分别是:东进海丝——打造数字文化新高地,南拓新馆——树立岭南文化新标杆,西活老城——实现历史文化新绽放,北兴旧厂——谱写红色文化新篇章,中筑都会——助力演艺都会新拓展。争取年内推进15个重点项目,其中6个项目争取落地实施或获取土地/运营权,9个项目谋划推进有新进展。
其三要开拓三大新型板块业务,包括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艺术培训事业及开展文创IP开发。
最后是创新工作机制,用市场手段解决市场问题,对标世界一流文化企业,探索现代化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吸引市场优秀人才加入集团队伍;探索具有市场竞争力、能上能下的绩效薪酬管理制度,打破“铁饭碗”和按资排辈,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积极性;探索股权结构改革;探索优质文化资产社会化运营,加强与民营企业的交流合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优质文化资产社会化运营,在保证社会效益前提下,实现文化资产保值增值。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由受访者供图
编辑:肖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州文旅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