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到深圳湾畔看“春笋”拔节,感受向上的力量

南方都市报APP • 看南都
原创2023-03-20 21:56
春分750-1624.jpg


2023年3月21日,春分。

“春分至,万物生”,此时我国大部地区加速回暖,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吃春菜、踏青、放风筝,这个时候感受万物拔节生长的力量,再合适不过了。

气候特点:升温快,风也多

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玄鸟即燕子,春暖花开的时节,在南方越冬的燕子飞回北方,为春天带来了热闹和诗意。此外,雷和闪电也开始出现,这些都是阳气生发的表现。

3255x4880_a12544de85ec92c43b3b8d6814e6c8

灰雁在新疆博斯腾湖水面上飞翔(3月17日摄)。随着天气转暖,冰雪消融的新疆博斯腾湖迎来大批候鸟回归。新华社发

进入春分节气,我国大部地区暖湿气流开始占据主导,冷空气逐步退居二线。从近30年节气大数据来看,在春夏季的12个节气期间,我国大部地区都处于升温状态,其中春分节气升温最为明显,平均升幅可达3.5℃,是全年升温最快的节气。

除了气温上升快,这个时节不容忽视的还有风。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在诗人心中,春天万物萌动背后的“动力”来自春风。

确实,春分时节也是多风的时候。这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控场,气温起伏波动,温度差异造成气压梯度增大,空气流动加快,就形成了多风的天气。

3744x5616_66b38c05b2efc4e0a4a134d82627f9

3月15日,人们在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赏樱游玩。新华社发

民俗文化:吃春菜、立蛋、放风筝

吃春菜、立蛋庆春、踏青赏春……春分节气的民间习俗,大多离不开一个春字。

2723x1815_e75efae5f9a217f0acefddd86ee6e3

3月18日,小朋友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花海中游玩。春分时节临近,气温回升,各地春花盛开,人们外出踏青赏花,乐享春光。新华社发

春分,田间的春菜到了可采摘的时候。我国岭南地区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尝一口,人间的鲜甜在舌尖传递。

在江南,春分则有酿酒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用酒、醋祭祀先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了品尝春天的美味,人们还通过竖蛋庆祝春天的来临。

“春分竖蛋”代表这天昼夜平衡,是因为春分这一天,太阳的位置在赤道的正上方,昼夜持续时间几乎相等。

为何蛋可以立起来呢?其实跟昼夜平衡没关系,而是因为蛋壳虽为曲面,实际上凹凸不平,只要耐心找到与桌面接触部分的3个突出点,加上蛋黄下沉后降低鸡蛋的重心,就能把鸡蛋立住。

1707188430165114891.jpg

3月20日,在山东省枣庄市江山实验学校,小学生们在绘制“彩蛋”。IC供图

此外,春分时节多风,再加上摆脱了冬季的寒冷,也是出门放风筝的好时节。放风筝在古代是人们用来避邪祈福的一项活动,而如今,更多的是春风为人们日常生活增添的一份美好趣味。

3704x2469_0beb63c58f821953f59974e3f243b3

春分时节,小朋友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南明镇油菜花田间放风筝。新华社资料图

地标打卡:到深圳“春笋大厦,感受拔节生长的力量

对于吃货而言,春天应以一口春笋开始。因为春笋是这一季节限定美食,往往一不留意,错过便是一年。

春笋受到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味道鲜美,更是因为它在春雷春雨召唤下,破土而出、势不可挡的生命力。

416995578821432685.jpg

春笋。IC供图

在深圳湾畔,有一座大厦,酷似一棵破天而立的春笋,被市民称为“春笋大厦”。

它就是2018年底建成启用的中国华润大厦。这座建筑线条流畅,塔楼自下而上在塔尖聚拢,后现代风格十足,是科技与人文融合的代表。

6865289083619377165.jpg

深圳“春笋大厦”。IC供图

它克服了全国最深(33.8米)的桩锚基坑、最厚达11.7米的淤泥层、最厚达10.7米的大底板、最大幅度筒体单侧内收(2.1米)、最多楼层平面形式、最难塔尖钢构安装与塔吊拆除等诸多技术难题,曾入选2020-2021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416994402000392797.jpg

深圳“春笋大厦”。IC供图

它与这座城市的气质也极其相符:鲜活、明媚、清醒、节节攀升。鲜活的明媚的人,清醒地奋斗着,一步一步向上,不断超越自己。

统筹:胡群芳 关健明

文案:刘兰兰

插画:金国华 原毅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国天气网、央广网

编辑:刘兰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当广东地标遇上二十四节气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