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余幅作品“追忆似水年华”,《读者》插图展在京举办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03-16 20:56

文是知觉的,图是视觉的。文,悠长、隽永,使人沉浸其中久久不能抽离;图,迅疾、蹁跹,盈盈一舞却动人心弦。精美的插图是文章的眉眼手足,亦是文章的底色轮廓,恰似喧腾过后萦回余韵里跳动的音符。

微信竖版海报.jpg

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旅厅指导,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读者杂志社承办,北京画院提供学术指导,《读者》插图艺术馆提供展品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传承文化美学,建设书香社会——《读者》杂志插图艺术作品展”首展于2023年3月16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启幕。展览展出250余幅精彩的插图佳作,带领观众穿越时光的隧道,追忆似水年华。

王光辉-读者出版集团董事、副总经理.jpg

读者出版集团董事、副总经理王光辉

读者出版集团董事、副总经理王光辉在开幕致辞时谈到,自1981年创刊以来,《读者》杂志始终坚持高雅、清新、隽永的书卷气息,与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携手前行,凝练出独特的韵味和艺术风貌,深受大家喜爱。他介绍道:“本次《读者》插图艺术展,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为导向,以‘彰显时代风貌,涵养艺术品味’为标准,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画作为重点,从40多年的780多期杂志、300多名艺术家创作的2万多幅作品中挑选出来,兼具艺术性和代表性。希望大家能在这段有益的时光中,感受中华风度,赓续中华文脉。也希望借助这次展览,让插图艺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人感受艺术之美,体悟生命的力量。吴洪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jpg

吴洪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在致辞时说:“《读者》杂志在我们这一辈心中是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读者》在与我们相伴的旅程中,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宁静,以及对于文化和艺术的向往。今天在这里看到特别多的熟识的面孔、熟识的作品的时候,感慨良多。这是一个像《读者》杂志一样可以深度阅读的展览,图像和文字的共振给我们带来一种遨游星空般的感受。”

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jpg

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梁晓声

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梁晓声在致辞时谈到,今天参加这个活动对他很重要,因为能看到很多老朋友,看到很多他所心仪的插图画家们的精美作品。

梁晓声说:“想起来感慨万千,我从4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读《读者》,一直到今天已经70多岁了。至今家里的书架上还陈列着至少有三四十期的《读者》。或者是由于其中有的文字内容是我所喜欢的,或者是由于这些杂志中有优美的插画。《读者》这样一份杂志产生在甘肃,真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想来《读者》似乎最应该产生在北京,或者是上海,或者是南京,哪怕是西安。但它偏偏产生在甘肃。我想到了那首歌《黄土高坡》,我想,当初创办《读者》的那些中青年一定是在想,我们要为那些唱《黄土高坡》的西北三省的、喜欢读好书、好文章的青年们尽一份力。我想这是他们的初心。”

李晓林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jpg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林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林谈到,《读者》杂志有42年的办刊史,这是第一次在北京举办插图展。《读者》的插图与其办刊理念是一致的,它追求求真、向善、唯美的意境。在《读者》42年的办刊历程中,有一大批有为的画家参与到其中,这些作品成为《读者》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读者》杂志为什么重视插图?我想这与它的办刊理念有关。一些好的文章,通过插图,能够让人插上想象的翅膀,达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读者》杂志在插图作品上讲究选人、用人,其实每个画家都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又是画家自身的特点。一直以来,《读者》的编辑们尊重每一个插图作者的个性,这丰富了《读者》的面貌,展现了杂志的风采。”李晓林说。

1981年第1期 《读者》创刊号 封面.jpg

1981年第1期 《读者》创刊号 封面

1983年第10期 俞晓夫 《爱因斯坦教我欣赏音乐》 水墨  2021年重绘.jpg

1983年第10期 俞晓夫 《爱因斯坦教我欣赏音乐》 水墨  2021年重绘

2010年第14期 李晓林《 凯文的追求》黑白插图.jpg

2010年第14期 李晓林《 凯文的追求》黑白插图

2021年第11期  冷冰川 《开始》 刻墨.jpg

2021年第11期  冷冰川 《开始》 刻墨

《读者》杂志插图艺术作品展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为导向,积极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将美好的艺术氛围融入时代精神,传递时代之声;以温情的方式传播优秀文化,彰显中华美学,引领社会风尚。

《读者》自1981年创刊,承袭40余载。文与图被一代一代编辑精心配比、巧思加工,形成了为大众所高度认可的“文精图美”的鲜明风格。40多年,780多期杂志,300多位艺术家参与创作插图,作品累计多达2万余幅。

读者人精心对这些插图整理、分类,重点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画作,以“彰显时代风貌,涵养艺术品位”为标准,挑选250余幅插图作品进行展出,集中体现了《读者》插图的艺术水准,也反映了中国现代插图这一画种的发展变化。为了让参观者了解插图的创作背景,提升观赏体验,此次展览还搭配了部分原杂志的文字内容。文章唤起参观者心中所念走进美术作品,插图引导参观者多角度阐释文学作品内涵,文图相配满足多元审美需求。插图画家的展签上放置了二维码,参观者通过扫码了解插图画家与《读者》的故事,增加互动性,增进参观者与插图的情感交流。

0a95c03287ee9cf129db81470271546.jpg

观展现场

4cbab8b3ea1f2d16783f698b689ce64.jpg

观展现场

282a5365c6e4b37bc49bc6c1993a4a7.jpg

观展现场

34c9bf659aa9abe11117d04239eb4ef.jpg

展厅现场

08dc15fa68dc083ccf28be7b37f5234.jpg

展厅现场

d1fc2e2720bba3a4a4f12ee7846315c.jpg

展厅现场

a30797df2cda455bb32c51a3de1637f.jpg

展厅现场

读者人真诚期望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艺术家、插图爱好者参与创作,并肩携手致力于大众文化的创新与创造;读者人真诚希望借此机会,让插图艺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人感受、体悟不同形式的艺术之美。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9日,为首都人民献上一道春季的文化大餐。首展结束后还将赴深圳、上海等地进行巡回展览。

南都记者 黄茜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