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简称“食博会”)暨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将于3月24-26日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近年成为“香饽饽”的预制菜,被业界称为下一个“万亿级”新赛道、新风口,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今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广东也正着力打造一批百亿元级的预制菜产业强县、十亿元级的预制菜生产强镇。
为提高本届“食博会”热度和影响力,南方都市报联合东莞市农业农村局推出“味自‘东’来 保‘莞’有料”系列报道,通过对本土预制菜产业知名品牌、规模企业和领军人物的深入采访,全面推介东莞市食品配料和预制菜行业的区域品牌、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提高东莞食品配料和预制菜产业知名度。
食重在味,调味料在中华饮食文化中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好的调料才能带来好的风味。第七届食博会即将开幕之际,位于东莞大岭山的东莞市华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井”)将带着独家的调味定制服务为东莞预制菜“添砖加瓦”。作为食博会参展企业,华井将会在火爆的预制菜行业中撒下怎样的“风味”?
从“追风人”到“造风人”
用研发技术支撑行业想象力
从广府的清香到川菜的麻辣,从冬阴功的酸辣到蟹黄的鲜香,华井的调味料列表涵盖了海内外风味。
“华井可以定制开发属于自己的酱料味道,只要企业有要求,我们都会尽力研发与尝试。”华井市场总监张彦国自信地说,“在调味方面,我们是专业的。”2018年,华井独立研发的咸蛋黄、蟹黄风味产品曾获中国优秀产品创新奖,独特可口的调料让华井在消费者群体中大获好评。
这份自信来源于华井的研发能力。华井有50多名专业科研工程师负责对味道进行分析、测试,以求调料对风味的精准、高水平还原。
华井从东莞调味料行业“追风人”逐渐升级为行业“造风人”。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东莞大岭山,华井有着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自动化生产空间,目前华井的生产线能日产30吨质量与风味俱全的调味料产品。
张彦国告诉南都记者,华井分别设有上海、深圳、东莞、长沙、郑州五大研发中心,同时与浙江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在技术上与国际接轨。
华井生产线一角
手握食品行业“芯片”
“预制菜的味道在于我们”
面对近年大热的预制菜赛道,华井早已做足准备,将给东莞预制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道风味。
“预制菜的味道在于我们。”张彦国说。
广东特色糖水、胡椒猪肚鸡汁、剁椒鱼头……在火热的东莞预制菜赛道上,多种预制菜品都有华井调味料的身影。调料是美食的关键,华井手握食品行业的芯片,为预制菜“注入灵魂”。
华井研发的预制菜产品
“在东莞做预制菜,未来前景广阔。” 张彦国认为,东莞的预制菜行业前景无限,选择这一赛道不会失误。
华井选择进入预制菜新赛道,一方面是对东莞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信心,另一方面更是对自身科技研发的自信。在未来的规划中,华井还会和更多预制菜企业合作,共同创新打造独特的“莞”味预制菜。
怎样让东莞风味走向世界?
预制菜是绝佳的传播窗口
南都记者注意到,目前华井在全国各省总共有20多个服务中心,形成了以东莞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服务面。
“东莞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我们就是在这片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企业。”张彦国说,“每次带着华井调味料产品去全国各地参展的时候,我的身上都肩负着‘东莞制造’的责任。”
作为在东莞本土发展的香料与调味料企业,华井早已将东莞情怀烙入品牌精神之中。“粤菜是健康菜系的主导,更是未来的趋势。”进入预制菜市场后,粤菜风味为主的八大菜系预制菜的研发和应用是华井的第一站。在研发初期,华井就自主研发了广东糖水系列产品,让清甜的广东糖水率先进入预制菜赛道。
“我们希望通过预制菜把粤菜的清香风味发扬光大,让粤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张彦国说道,“同时,怎样让东莞风味走向世界,一直是东莞饮食行业的目标,而预制菜就是一个绝佳的传播东莞风味的窗口。”
在未来的产品创新上,张彦国表示,华井作为调味料企业,会继续探索创新有效的高新生物技术对粤菜预制菜进行产品研发,吸引更多粤菜专家一道助力东莞预制菜行业的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曾奕静 实习生 秦涵妮
编辑:曾奕静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味自“东”来,保“莞”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