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毒列车脱轨事故,近日被曝出引发当地饮用水源污染。3月18日,南都记者了解到,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从当地采集的样本中,发现了当地环保部门未曾检测的有毒物质。
相关部门对事发地水质进行检测。
据南都此前报道,2月3日,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运营的一列运载氯乙烯等有毒化学品的列车,在俄亥俄州东部邻近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东巴勒斯坦城脱轨,引发大火。随后,列车中的氯乙烯被“受控释放”就地排放,引发当地居民的不满。
日前,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从列车脱轨现场和周边地区采集了约300份空气和水质样本,水质样本来自当地的十几条河流以及居民的私人水井。研究人员在采集的样本中发现了当地环保部门未曾去检测的有毒物质丙烯醛。
根据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介绍,丙烯醛“被吸入时毒性很高”,还会刺激皮肤和眼睛。俄亥俄州环保部门一直宣称当地水质安全,无论是饮用还是接触都没有问题。这令科研人员十分担忧。
据了解,在2月3日发生的列车脱轨事故后续处理中,美国环保署负责对东巴勒斯坦城的空气进行检测,而俄亥俄州环保部门负责水质检测。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些不同的环保部门的检测目标并不一样,这就让他们无法全面掌握污染物信息。
对此,美国普渡大学环境和生物工程教授安德鲁·维尔顿也表示,“我们被引导去相信大量的污染物已经被冲到了下游,并且已经被稀释,不再对社区构成严重的健康风险。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我们很震惊,河水里还有那么多污染物,走在河边就能闻到气味,而公众却没有收到关于这些问题的警告。”
据悉,美国政府对本次事故的相关处置与结论不被当地居民信服,事故带来的次生影响也在不断发酵。多位当地居民曾向南都记者表示担忧和焦虑。另有居民表示,涉事公司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曾要求其签署“免责”协议。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即时看天下
多重危机下的美国
美国“毒列车”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