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高明有轨电车②:沿线交通更顺了还是更堵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3-03-21 06:27
WechatIMG619.jpeg

高明有轨电车全长6.57公里,南起沧江路与中山路交叉口,北止于西江新城智湖。到底该线路对沿线交通的分担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会不会对现行交通带来负面影响?南都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WechatIMG603.jpeg

017A5695.JPG

行人在安全区域等待红绿灯。


虽然没有独立路权

但不添堵也不解堵

3月中旬的一个工作日,17点36分,陈先生驾驶汽车经过怡乐路与荷富路交界处。随着红灯亮起,汽车缓停在路口。通过眼角的余光,陈先生发现左侧有一辆有轨电车,与汽车仅三米之隔。

未等陈先生细看,红灯忽然转绿,在后视镜中,有轨电车的身影如影随行。“第一次看见和汽车一起等红绿灯的轨道列车,当我前进的时候,两车并肩而行,因此我印象特别深刻。”回忆起与高明轨道电车的初次相遇,陈先生心中也产生疑问,没有独立路权的有轨电车,会影响机动车通行吗?

媒体曾公开报道,高明有轨电车是混合路权,政府在修建时为了将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对途经道路中间的绿化景观带进行改造,避免了缩减车道,即高明有轨电车并没有占用沿线道路的既有机动车道。同时也对车流量大的路口信号灯进行了升级,实行路口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即交通信号各方向红绿灯时长实时按照交通流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动调整,减少白天平峰期和夜间交通信号灯空放现象。

据南都记者实地观察,在高明有轨电车经过的路段中,沧江路-中山路十字交叉口、跃华路-中山路十字交叉口、怡乐路-荷富路十字交叉口这三个路口车流量较大。譬如在上下班高峰期,54秒的绿灯通行时间内,就有126台机动车经过跃华路-中山路交叉口。

不过,车流量大并不意味着一定拥堵。高明有轨电车沿线的机动车道较宽,最窄处为双向六车道,而到了路口并线的时候,会拓宽为双向十车道,部分路段全程双向十车道。因此,该路段哪怕是早晚高峰,拥堵现象也并不明显。偶遇拥堵的时候,车主等待一到两轮红绿灯即可通过。

“最堵的时候反而是修建高明有轨电车时,总是要绕路。”司机谢先生表示,高明有轨电车修建期间,车道常被占用,且一围蔽就两个月,修建完成后反而不怎么堵。

政务公众号平安佛山发布的高德智慧交通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高明区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指数为1.26、1.22、1.21,拥堵指数持续下降;平均车速为36km/h、39.8km/h、43.5km/h,平均车速持续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高明有轨电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没给沿线交通添堵,但是也没有起到解堵的作用,因为客运量日渐减少,难以通过鼓励市民选择有轨电车来减少上路汽车的数量。根据南都记者亲身体验,目前一趟车载客不超过20人。

017A5792.JPG

宽敞的车道让车主无需过多等待。


实测速度19公里/小时 

市民青睐并行公交线路

据官方信息透露,高明轨道电车最高运行时速为70公里,那么在混合路权、需要等待红绿灯的道路上行驶,它的实际平均时速有多少呢?

南都记者乘坐高明有轨电车发现,从首发站智湖站到终点站沧江路站需要约30分钟,其中10分钟为等待客人上车的时间,真正行驶的时间约为20分钟,其间最高运行时速为51公里,但这个时速却是昙花一现,由于每个站点间距约640米,往往一加速就到了下一个站,不得不提前减速,最后录得平均时速19公里。

相较之下,并行线路上的521公交车更受高明市民青睐。据了解,521公交线路首发站为高明客运站,终点站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共21个站点,班车间隔为20分钟,其中一段与高明有轨电车途经站点完全重合。“坐521公交比高明有轨电车方便,同样的距离,公交经过了12个站点,速度也很快。”家住荷城老城区的仇女士尝试过两种交通出行方式,最后选择了速度更快、班次更多的公交线路。

根据南都记者测试,早晚高峰高明有轨电车单程所需时间约20分钟,521公交车相对快1~2分钟,时速平均为20公里。在平峰时段,521公交车最高时速可达56公里,平均时速达25公里,仅需14分钟跑完全程,比有轨电车快6分钟。该线路假如驾驶机动车,所需时间约为15-20分钟。

事实上,高明有轨电车在设计之初,有着优化本地人口日常通勤手段、改善人居品质、强化西江新城城市综合中心功能的作用。从现状来看,本地居民用脚投票,高明有轨电车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曾明确观光旅游为主导

运营班次却一减再减

在高明有轨电车开通前,交通安全问题就备受大众关注。

2019年12月4日,高明区交通运输局曾公布信息,高明有轨电车空载测试期间,经过荷富路新江路口时,由于人行道指示灯施工单位安装设备不规范,局部超出了限界,导致轨道列车轮盖局部轻微划花。经排查,列车设备一切正常、人员安全。

有轨电车修建在马路当中,缺乏严格的隔断措施。当有轨电车等待红绿灯时,行人、电动自行车有可能与有轨电车来一个“亲密接触”。

在一些上下班高峰期间相对拥堵的地方,要如何保障道路安全?

高明区给出的答案是加派人手,增强疏导。每到上下班高峰期间,10个交通警务人员和4个志愿者会前往繁忙路段疏导交通,在节假日期间,则会增派更多的人手。截至2023年3月,公开媒体和政府官网暂未见事故报道或通报。

其实,对于高明有轨电车发挥的交通作用,当地居民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

高明有轨电车的行驶虽然速度不快,并非通勤人士的首选,但总体平稳,而且100%低地板,设有60个座位,车厢内部宽敞,特别适合大学生、游客、残障人士、老人乘坐。

在初期运营后,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有轨电车的不足,开始寻求转型。高明区发展和改革局在2020年曾在对高明区政协提案回复时称,高明区将明确有轨电车以观光旅游为主导功能,兼顾本地人口的日常通勤,结合高明区的旅游线路,将氢能有轨电车作为旅游项目观光景点之一。但此后运营3年多,高明有轨电车的存在感仍未有明显提升,反而是班次一减再减,运营时间一缩再缩,客流直线下降。

陈先生表示,“希望早日接驳地铁二号线,完成二期工程,我对那一天还是抱有期待。”

DJI_0099.JPG

高明有轨电车在智湖站等待发车。


总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监制:刘岸然 谢江涛

统筹:李平 何惠文 

编辑统筹:黄亚岚

采写:南都记者 关婉灵 路漫漫 孙振凌 陈斌颖 陈飞龙 见习记者 李焕怡  实习生 孙天宇 黄信妮 戚珂嘉 郭子城 王晨曦 刘倚嘉 刘潇瑜 聂慧琳 肖子怡 杨红风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陈斌颖

编辑:陈斌颖,何惠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唯真唯实,大兴调查研究
南都追问6+N,聚焦高明有轨电车发展前路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郑俊彬6795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