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日义诊,这位医生面前排了长队,他给出的助眠建议是……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3-03-21 18:14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范围内约有27%的人存在睡眠障碍,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问题。21日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在天河院区开展睡眠义诊活动。

微信图片_20230321162125.jpg

3月21日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在天河院区开展睡眠义诊活动。

失眠持续3个月以上就是慢性失眠

义诊现场,中山三院睡眠医学中心专家陆正齐、吴小立、叶进、邓红珠、胡昔权、周少丽等对失眠的预防、诊治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介绍。

通俗而言,失眠症,是指从躺下到入睡超过30分钟,或者醒后再入睡间隔超过30分钟,又或者比平时提前醒来超过30分钟,以上情况一周超过3次,且持续一个月,对日间的社会功能造成影响。“这种症状连续超过3个月,就可以称之为慢性失眠”,中山三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陆正齐介绍。

睡眠障碍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颅内感染、神经免疫疾病等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也可能是焦虑、抑郁、孤独等精神心理因素引起,或者是鼾症(阻塞性呼吸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所伴发的疾病表现。

微信图片_20230321161707.jpg

中山三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吴小立在义诊现场。

日常减压、助眠可尝试正念瑜伽、冥想

义诊现场,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分部吴小立主任医师面前排起了长长的队。吴小立告诉记者,慢性失眠导致的生物钟紊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受损如痴呆、代谢紊乱如肥胖、情绪紊乱如抑郁等,从而可能和病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失眠没有自行改善,最好的办法还是及时就医。

对于日常的减压、助眠方法,吴小立介绍,出门踏青、休闲运动都能帮助放松,他还推荐正念冥想、正念瑜伽等日常减压方式,“最近三四年,我自己也在做正念冥想,也做瑜伽,晚上回家后,我会在小区走几圈,再做40分钟的正念瑜伽、半小时的冥想,这都可以在室内完成,对舒缓身心、改善睡眠是有帮助的”。

微信图片_20230321161726.jpg

家长带孩子在义诊现场进行睡眠咨询。

儿童的行为发育问题常伴有睡眠障碍

“不能让孩子在睡前运动,否则会让孩子形成又疲劳又睡不着的状态”“可是早上没时间,太紧张了”……在儿童睡眠障碍分部的义诊位前,一名家长带着女儿跟医师咨询了十多分钟。

中山三院睡眠医学中心儿童睡眠障碍分部、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邓红珠提醒,存在发育行为问题的儿童经常会伴发有睡眠障碍的情况,这种情况家长有时可能容易忽略。家长们应多观察,对于此类情况还应及时处理,这对原发疾病的早诊早治有时也很重要。

怎样判断自己的孩子有没有睡够、睡好?邓红珠介绍,主要根据孩子白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没有受到影响,比如会不会变得焦虑烦躁、容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如果不能确定孩子状态不好是不是跟睡眠有关,就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医院会有专业方法来评估孩子的注意力以及睡眠质量。

微信图片_20230321162137.jpg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邓红珠在义诊现场。

顽固性失眠可尝试神经阻滞治疗方式

义诊现场还有康复治疗分部胡昔权教授,以及疼痛与神经阻滞治疗分部的专家周少丽主任医师,他们介绍了除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经典治疗以外的睡眠最新治疗技术,如经颅磁刺激、经颅微电流刺激、针灸、星状神经节阻滞、睡眠平衡疗法等。对于传统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失眠,可以考虑尝试睡眠障碍的绿色疗法,即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阻滞、颊针和平衡麻醉睡眠诱导治疗。

疼痛与神经阻滞治疗分部主任医师周少丽介绍,神经阻滞治疗的进行不是独立的,患者同时也要强化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调整睡眠规律、生活习惯,目前她们主打的神经阻滞治疗方式是星状神经节阻滞,是目前国内国际都公认的一种疗法,即在超声引导下把小剂量的局部麻醉药注射到神经节周围,这样来短暂、可逆地抑制交感神经,“很多原发性失眠的人群,他们的交感神经是容易亢奋的,容易过度觉醒,神经节阻滞就可以做一个平衡”。

据介绍,这种疗法一个疗程约需6至10次,持续2至4周,在做完当时会出现“一过性的眼皮下掉”,麻醉药效过去之后就会恢复正常。治疗完成后可保持多久的疗效?周少丽介绍,由于失眠的发生原因是多样的,一部分病人在治疗后3至6个月确实会复发,对此,可以进行1至2个疗程的强化治疗,采用逐渐降低治疗频率、结合药物调整等方式来巩固治疗成果。


常见睡眠问题答疑

1、我必须每天睡够 8小时才行?

答:每个人的睡眠时间有长有短,每天只需要睡到第二天感觉精力恢复即可,并非按照8小时的标准。

2、如果我前一晚没有睡够,第二天要通过午睡、打盹来补觉?

答:午睡、打盹会影响第二晚睡眠的驱动力,可能加重失眠,如不补觉反而第二晚的睡眠驱动力更大,能睡得更好。

3、我躺在床上的时间越多,睡觉的时间也越多,第二天我的感觉也会更好?

答:对于失眠者,延长卧床时间,增加的往往并非睡着的时间,而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清醒时间,并且会增加烦躁感和挫败感,从而加重失眠半角符号因此,要尽可能缩短躺在床上的时间,以减少卧床时的清醒时间和烦躁情绪。

4、当我入睡困难或晚上睡着后醒来难以再入睡时,我应该一直躺在床上,努力入睡?

答:睡眠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任何“努力”不但是徒劳的,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当睡不着时,应该离开卧室,做一些温和的活动(如看篇幅较短的纸质书报、听舒缓的音乐、散步等),待感到困倦时再上床睡觉。

5、我担心如果一两个晚上没有睡觉,可能会“崩溃”。

答:短时间失眠并不会引起“崩溃”,对此过分担心反而影响更大。

6、如果一晚上没睡好,会影响我第二天白天的活动?

答:一晚上失眠对第二天的表现影响有限,但对此的担心反而影响更大。

7、我担心失眠会对我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答:失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限,对失眠后果的担心对身体的影响反而更大。

8、临睡前喝酒是解决睡眠问题的好办法?

答:喝酒能帮助部分人提早入睡,但会显著增加夜间醒来的频率并引发早醒,反而会影响总睡眠时间。


儿童常见睡眠问题答疑

1、孩子每天实际上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

答:孩子年龄不同,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也不同,具体标准为:

年(月)龄 推荐睡眠时间(小时/天)

0-3月 13-18

4-11月 12-16

1-2岁 11-14

3-5岁 10-13

5-10岁 10-11

10-17岁 8.5-9.25

2、孩子晚上睡不好或睡不够会有什么影响?

答:如果孩子晚上睡不好或睡不够,常常会影响他们白天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导致认知记忆力下降、影响同伴交往,另外还可能引发烦躁、焦虑、沮丧、苦恼等不良情绪,导致坐立不安、多动、冲动等不良行为。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使得孩子长不高。

3、我的孩子最近晚上总是做噩梦,该怎么办?

答:当孩子从噩梦中醒来感到恐惧时,家长可以尝试以下这些做法:

——提醒孩子这只是梦,不是真的。

——帮孩子给这个梦编一个快乐的新结局。

——让孩子把梦画下来或写下来,可能会有助于降低噩梦的可怕程度。

另外,如果孩子噩梦突然变得频繁,家长应注意仔细观察孩子最近是否容易感到焦虑,并了解近期有无发生特殊的生活事件。

4、我的孩子晚上睡觉时有时会突然坐起来,哭着重复说一些“不要”之类的话,怎么安抚也没用,还是继续哭,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这种状况很可能属于觉醒混淆,通常发生在幼儿中,是处于睡眠与清醒之间的意识模糊状态,孩子在第二天醒来时通常不会记得夜间发生过的事情。虽然家长看见孩子出现这些情况都会非常担心,但其实并不会有任何危险,家长在孩子出现这些状况时也不必尝试唤醒孩子,只要陪伴孩子直到发作结束即可,孩子很快就会重新入睡。

5、出现哪些睡眠问题需要带孩子来看医生?

答:如果孩子出现睡眠问题,家长应尽早重视,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睡眠情况,早期可使用一些睡眠策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固定的睡眠常规。一般来说,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就诊。

——频繁入睡困难、早醒或夜醒。

——到了规定的就寝时间拒绝上床睡觉,或想方设法拖延就寝时间。

——频繁睡眠期间打鼾、张口呼吸,乃至反复憋醒。

——白天睡眠过多,容易困倦,甚至在玩耍或上课时睡着。

——睡前过度兴奋或焦虑加剧。

——夜间睡眠时自觉腿部不适,经常腿部运动(如夜间踢腿)或肢体抽动。

——频繁夜惊,突然从床上坐起,伴随尖叫、哭泣或呻吟。

——频繁夜间磨牙。

——在睡眠期间行走或说话,发生极为频繁。

6、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改善睡眠问题?

答:当孩子出现睡眠问题时,首先应注意排除疾病因素的影响,排查是否存在鼻塞、打鼾、咳嗽、哮喘、耳朵不适、皮肤瘙痒、恶心、干呕、呕吐、夜间腿部不适或反复踢腿、肢体抽动等症状,留意是否存在可能与睡眠问题相关的神经发育问题(比如自闭症、多动症、发育迟缓等)或情绪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等),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对于行为睡眠问题引起的,可考虑使用以下策略帮助孩子改善睡眠问题: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尽可能将环境干扰降到最低。

——根据孩子的昼夜节律调整就寝时间。

——制定固定的睡眠常规。

——使孩子的卧室和床仅仅成为睡眠的地方,而不是玩耍的地方。

——当孩子的睡眠行为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睡前30分钟应限制容易引起孩子分散注意力的活动。

——合理安排规律的日间活动。

——避免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必要时可寻求医生的帮助选用适合的药物治疗。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周晋安 甄晓洲

编辑:李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做中小学生的“守睡人”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李文7400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