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摘紫苏,炒田螺,烤蛋挞,煮奶茶……教室里飘出来的除了朗朗读书声,还有人间烟火气。3月22日,贤丰第二实验学校一个月一次的厨艺劳动课开始了。据悉,贤丰第二实验学校为了加强劳动教育,打造了“贤丰厨房”和“绿丰园”两大劳动基地,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学习种植和厨艺,体验劳动的快乐。
课室里有“烟火气”,锅碗瓢盆交响曲奏起
紫苏炒田螺也难不倒“小厨师”
3月22日下午,“绿丰园”里,孩子们正在忙碌地给中草药翻土、浇水,薄荷已经成熟,孩子们一边观察薄荷的长势,一边将采下的薄荷放进篮子里,不一会儿,篮子里就装满了嫩嫩的薄荷叶。“绿丰园”里的作物一部分会作为奖品,由小朋友采摘带回家与家人朋友分享劳动的喜悦,另一部分成熟的作物会作为食材,进入“贤丰厨房”,实现从一粒种子到餐桌美味的飞跃。
刚刚采摘的薄荷叶,清洗干净就送进“贤丰厨房”,它们作为本次烹饪课的食材之一。“贤丰厨房”宽敞明亮,占地约146平方米,南都记者注意到,厨房内部一半为料理区,一半为用餐区,料理区配备了操作台、洗手池以及电磁炉、烤箱、冰箱等各类电器,用餐区则摆放了餐桌和座椅。
此时料理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孩子们化身小厨师,或是挥舞锅铲翻炒锅里的田螺或鸡蛋,或是全神贯注地关注着烤箱里的葡挞,锅与铲的碰撞声,食物的呲呲声,还有孩子们的笑声汇合成独特的交响乐。
伴随着浓郁的香气,紫苏田螺、葡式蛋挞、韭菜炒鸡蛋、芋圆奶茶、椰汁布丁等各色美食搬上了餐桌,小朋友们互相分享各自的劳动成果,笑成一团。有学生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烹饪学习,已经学会炒菜、煎蛋、烤蛋挞等菜式,在家也尝试做,“爸爸妈妈都说我做得非常好吃。”
厨艺课每班每月一次,学习各式烹饪技巧
从备菜做菜到收拾清洁都由孩子自主完成
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学煮饭炖汤、种植蔬菜等成为了中小学生的一门独立课程。
而在2022年2月,贤丰第二实验学校在校内一块占地约500平方米的露天阳台打造了“绿丰园”,园内开辟了36块小农田,用于种植各种不同的蔬菜和中草药。孩子们以中队为单位,每队负责一块农田的种植和养护,从选种到翻土、播种、浇水、施肥,都小朋友们亲身参与见证。与此同时,学校也筹备厨艺劳动课,去年9月,“贤丰厨房”正式投入使用,厨艺劳动课也正式开始。
在厨艺劳动课上,孩子们能够学习丰富的烹饪技巧,煎、炒、蒸、煮、炸、烤都进入了课程安排,中低年级学生的体验内容相对简单,煮鸡蛋和炒青菜等是主要教学内容,高年级则会试着参与切菜,并学习制作烤鸡翅、炒田螺、紫苏焖鸭等各种较为复杂的菜肴。
贤丰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谢丽丽向南都记者介绍,厨艺劳动课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一个月参加一次,每次持续约两小时。课程采用家校共育模式,由两位劳动课老师和5至10位家长共同帮助孩子完成学习。在正式上课前,孩子们首先会接受5至10分钟的安全教育,用以教授孩子们选定菜肴的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在进入“贤丰厨房”后,老师和家长则退居引导地位,孩子们根据制作的菜肴,分小组开始实操,从备菜、洗菜、做菜到最终的收拾清洁都由小朋友们自主完成。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实习生 吴颖 钟汶淳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编辑:叶斯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