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安焉首部非虚构作品集《我在北京送快递》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作品原名《我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在《南方都市报》《读库》发表,在全网有百万点击。这次出版又新增8万字长文,主要回顾作者近10年间做过的19份工作——便利店店员、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导购、加油站加油工、保安……
胡安焉,打工人,写作者。近十年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现定居成都。早年间做过保安、面包店学徒、便利店店员、自行车店销售、网店工作人员等;近年在广东的物流公司做过夜班拣货工人,后又在北京做了两年快递员。2020年至今,待业在家。
作者胡安焉自拍
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十年间,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销售、加油站加油工……他将工作的点滴和生活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工作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
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开始衰退。”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但他最终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些在事后追忆中写成的工作经历,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旨在表达个人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对生活意义的直面和肯定: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有决定意义。
易思祺绘画作品
许多读者评价:“谢谢你把我们的经历写出来。”“当小人物拿起笔,整个世界都敞开了。”“让人看到‘平凡人’的生活。”“看完《北京快递》的最后一句话,我的内心像核爆一样。”“各行各业都不容易,正是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的真实体验才会如此感人。”
工作是生存的手段,不是人生的目的。《我在北京送快递》揭露一个“底层”打工人的十年,展现快递员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等读者一起探索。
南都记者 朱蓉婷 实习生 康紫铃
编辑:朱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