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南方医院召开南方脑科学转化论坛暨南方医院脑病研究院揭牌仪式。南方医院脑病研究院以高天明院士为院长,由神经外科主任漆松涛为常务副院长,潘速跃、张斌、刘刚为副院长,联合医院神经内外科、精神心理科、康复科、中医脑病科及院所属从事神经及脑疾病相关工作人员组成。
3月24日下午,南方医院召开南方脑科学转化论坛暨南方医院脑病研究院揭牌仪式。
高天明院士发现抗抑郁新药靶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天明教授主要从事抗抑郁/焦虑的基础和转化研究,现任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精神健康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重大精神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这次作为院长领衔南方医院脑病研究院。在南方脑科学转化论坛上,高天明介绍了抗抑郁新药靶的研究进展。
高天明介绍,以往抗抑郁药的研究主要针对脑神经元细胞,而他的团队主要关注的是胶质细胞,发现胶质细胞的异常也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机制,即ATP(三磷酸腺苷,是基本的细胞能量来源)异常。
“现在的抗抑郁药总体是起效较慢,一般需要三四周、一个月才能起效,对于三分之一左右的患者是没效的,如果我们能找到新的抗抑郁途径,就能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高天明表示,由于ATP的代谢、降解很快,难以控制,他们已发现了一种可增加动物ATP释放的物质,在做临床研究,“这种物质在人身上是不是有抗抑郁的作用,还需要验证”。
谈到青少年儿童的抑郁问题,高天明表示,国内对于抑郁症的知晓率是偏低的,“对家长们来说,能够知道抑郁症确实是一种疾病,这非常重要”,疾病需要规范的治疗,而很多人对抑郁症等精神类的疾病有耻感,羞于谈起,但实际上,人的一生中很多时候会遇到抑郁情绪,抑郁症也并不罕见,“就像是感冒了要用点退烧药、咳嗽药,家长也需要把抑郁症当作一种病来看待,来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天明在南方脑科学转化论坛暨南方医院脑病研究院揭牌仪式上。
近500人从事脑神经疾病治疗及科研
“为什么在紧张的、有压力的环境下,我们的脑会出现问题?在同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有些人会得脑血管病,有些人不会得?像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从病历资料的统计分析中找到规律,以此为抓手,再利用现有的科研手段进行研究突破”,南方医院脑病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漆松涛介绍,南方脑病研究院集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临床诊疗于一体,将全面提升脑病的治疗水平并从临床认识及资料出发,以下丘脑功能稳态机制研究为抓手高水平进入脑科学研究领域。
据介绍,南方医院从事脑神经疾病治疗及科研人员近500名,仅神经内外科及精神心理睡眠科、康复科有博导18名,硕导37名,近5年获国家基金67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420余篇,专著主编书26部。
据介绍,南方医院脑相关疾病治疗谱广泛与国际接轨,且形成了神经肿瘤、神经重症、神经心理精神干预和神经康复及脑血管病的综合治疗等鲜明特色。其中鞍区重要疾病颅咽管瘤具国际最重要发言权,文献报告显示是治疗病例数最多、疗效最好,彻底改变了这一疾病的治疗现状。
脑病相关的临床基础研究在膜性概念神经外科、神经炎性疾病的新诊疗技术、脑胶质瘤的耐药机制及超全切除的理论依据,基于脑网络与下丘脑功能稳态相关的心理认识及干预,脑机接口的初步应用等正在朝临床转化快步前进。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凌伟明
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