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强学科培训治理 严禁任何形式的“住家家教”推介行为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3-03-27 21:36

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3月27日,南都记者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为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整治工作,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成果,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广东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联合制定了《广东省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其中,将招聘网站、家教网等纳入监管范围,禁止发布“一对一”“众筹私教”“家庭教师”等校外培训招聘需求信息;强化对家政服务行业的监管,禁止家政服务企业将校外培训纳入家庭服务,严禁任何形式的“住家家教”推介行为。

将招聘网站、家教网等纳入监管范围

《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对重点场所的防范治理。充分发挥社区(村)的综合管理功能,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纳入社区街道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减少违规培训发生。构建街道(乡镇)、社区(村)动态排查机制,建立包保责任制,防止隐匿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开展违规培训。强化房屋产权人、受委托管理单位的管理责任,明确不得将房屋租借给无资质机构或个人开展校外培训,并依托楼长开展网格巡查,防范在商务楼宇和出租房屋发生违规培训

加大对重点网站的监管力度。将招聘网站、家教网等纳入监管范围,禁止发布“一对一”“众筹私教”“家庭教师”等校外培训招聘需求信息。严格执行校外培训广告管控有关要求,禁止发布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

强化对重点机构和人员的防范。对转型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加强跟进指导,鼓励给予机构政策支持,帮助其转型发展。加强对托管服务、中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各类教育科技公司等相关机构超范围开展培训及违规组织中小学学科类竞赛活动的监管,加大招生入学等重要节点的提醒提示和检查巡查力度。强化对家政服务行业的监管,禁止家政服务企业将校外培训纳入家庭服务,严禁任何形式的“住家家教”推介行为。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教育引导中小学在职教师自觉拒绝有偿补课和参与违规培训。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裁减人员的就业帮扶,依托行业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加强岗位筹集,多渠道提供就业服务。

深化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引导。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妇联组织,积极引导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参加违规校外培训。针对隐形变异突出问题,省教育厅组织指导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印发风险预警海报,通过媒体等渠道多方发布公告和预警提示,引导家长防范违规培训,避免群众利益受到损害。

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排查整治

完善线下排查机制。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进行管控排查,依法查处在有安全生产、治安隐患的场所开展违规培训的个人和机构。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科技、文旅、体育等部门,聚焦机构和个人以“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以及各类冬夏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培训、面向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以非学科类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开展学科培训等重点问题开展排查整治。

持续开展线上巡查。严查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上培训、线下培训机构违规开展线上培训、境外网络平台针对境内中小学生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等行为。

畅通监督举报渠道。鼓励中小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愿参加社会监督,用好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等公众监督力量。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探索开发“随手拍”等功能程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举报的积极性。

探索推进“互联网+执法”模式

加强联合取证查处。各县(市、区)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履行校外培训违规行为的监管执法职责,将隐形变异培训和无证无照培训查处摆在校外培训执法工作突出位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应执法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完善隐形变异执法联动机制,及时会商案件查处工作,形成协同办案、闭环管理机制。

依法严处违规培训。坚决落实中小学(含公办、民办)在职教师不得违规兼职、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校外培训机构的要求,严肃查处中小学在职在岗教师举办或参与举办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为。对违法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和个人,按照“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原则,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

强化违规行为通报曝光。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的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定期向全省通报发布典型案例,各地市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违规培训至少每季度公开曝光一次,不断加强警示震慑。探索推进“互联网+执法”模式,利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提升违规培训查处的执法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将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黑名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广东),依法依规实施信用惩戒。

·实施步骤·


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4月15日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本级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监管的工作要求,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各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整治工作的重点内容,全面做好部署动员。

全面实施阶段:2023年4月16日至5月31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巡查监管,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和节假日专项检查治理,坚决打击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违规行为。

巡查整改阶段:2023年6月1日至6月30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巡查和监管工作进行汇总梳理,及时总结经验,并于6月30日前,将本市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巡查和监管总结的阶段性报告报送省教育厅。总结报告应包括巡查和监管的基本情况、执法成果、问题发现、工作计划和工作建议等内容。

巩固提升阶段: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各地市、各有关单位通过各项措施,巩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治理成果,全省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的长效机制得到健全,治理工作态势持续向好,隐形变异培训得以全面清除。

2024年7月1日起,各地、各单位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常态化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巡查和监管工作。

编辑:孙小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