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制造业当家,是佛山市南海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南海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3月27日,佛山市南海区2023年企业家大会召开,大会正式发布《佛山市南海区推进制造业当家2023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深入部署未来一段时间全市的制造业发展工作,加快做大做强制造企业,全力做实做厚南海制造业家当,开创南海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据介绍,《行动计划》包含3部分内容,明确10大行动方向,共23项具体工作计划,南海今年将以构建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力争全年实现GDP超4000亿元、工业投资超4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3%,全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大。
坚定不移把“四新”培育成支柱产业
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四新”在南海迅猛崛起,根据《行动计划》,南海区将继续坚定不移把“四新”培育成支柱产业。
在氢能产业方面,全力打造中国氢能产业第一区,围绕氢能电池关键零部件、氢气高压管阀、氢制储运加材料及设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大型氢能装备企业和投资项目,推动形成具备自身特色、具有国内核心竞争力的氢能制造产业集群,于2023年引入2个氢能产业链重点项目,投资额超100亿元。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南海区将优化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立足医疗器械和中医药基础,重点引导产业往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中国中药大健康产业园、南山大健康产业园集聚,依托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等重点科研平台,发展医药技术应用领域、医药产业服务领域、特色中医药产业及大健康产业,瞄准高值医用耗材、创新医疗器械、药食同源产业、精准医疗服务方向精准补链。
此外,南海区着重加快发展先进半导体产业和加快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其中提出积极发展以先进半导体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力争2023年新增半导体产业投资超100亿元。
为南海“制造业当家”提质加速
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少不了完善的后勤支持。据悉,南海区主要从制造业所需的科技、人才、金融、土地等方面予以强化制造业发展支撑,其中,在科技方面,鼓励企业构建多元创新联合体,建立健全“以企业找由头、企业为龙头、企业做牵头”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校、科技龙头企业、创新链关键节点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中心、专业精细研发站等多元创新联合体,年底前培育不少于50家;给予创新联合体最高5000万元的科研项目立项扶持,优先使用科创平台资源和设备,认定为国家(省)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扶持;推动科创平台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南海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资源对接作用,达成技术合同交易的,按照交易额比例给予最高100万元的扶持。
在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开展“百万产业人才”培育与校企联合培养技能人才,每年开展不少于20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全力建设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专项定制技能培训项目;同时,优化人才及团队落地服务,持续完善住房保障、医疗健康、子女教育、公共配套等人才保障,营造尊才爱才重才氛围。
在金融方面,南海积极把广东金融高新区打造成为制造业当家的加速器,加速投融对接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其中包括深化“投贷联动”,对投贷联动项目按贷款利息的30%给予贴息支持,最高贴息100万元,按照贷款本金实际损失的40%给予风险补偿、支持制造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新生产设备,按融资租赁金额的1% -2%给予贴息补助,每年最高贴息补助200万元。
在用地上,南海强化了工业用地保障和创新土地供应方式,其中设立3000亩“指标池”,对重点产业项目予以预支指标保障、全年出让国有工业用地6000亩以上,支持工业用地提高容积率,支持产业项目土地用地兼容复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能,推动工业用地转型升级。
为制造业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对企业最好的保障,为有利制造业当家的发展环境,提出了优化政策、市场、审批监管等措施。在政策环境上,其中的亮点举措包括年底前培育不少于50家联合创新中心、专业精细研发站等多元创新联合体,力争广东金融高新区全年新增企业授信规模不少于1200亿元,力争整备连片工业用地9000亩、出让国有工业用地6000亩以上,力争到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80家以上等。
在市场环境上,南海积极推动重点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发展和建设“产城人文”融合的消费生态圈,其中包括加快打造“四新”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定期举办产业链协同创新活动,力争2023年累计举办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不低于60场、加快推进南海“1+N”电商产业布局,以大沥镇为核心,动态发展区内电商优势产业,推动直播电商赋能优势产业,打造珠三角产业直播电商之都。同时,南海致力推进广东省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及支持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其中包括积极发动组织企业、商(协)会参加境外国际展会和重点经贸活动,参加省、市组织赴境外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扶持比例最高达80%;参加境外专业展会,扶持比例最高达70%。
在服务环境上,南海将拓展部门帮办代办服务和探索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白名单”制度,其中包括力争代办服务覆盖“两高四新”产业及“双十”园区企业;推动代办服务进园区、进协会,探索建设产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及工作室,推出清单式、常态化服务,推动高频事项就近可办。
《行动计划》要求南海区各部门、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按照职责亲自抓落实,把高质量推动制造业当家作为各部门、各镇(街)重要考核指标,发挥政策资金和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围,增强制造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强化制造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李焕怡 实习生 孙天宇 刘潇瑜
编辑:李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