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表示,为更加有效遏制网暴现象,国家网信办着手制定部门规章。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专项立法,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定义。网暴也被写入两高工作报告中。
有专家表示,在人格权保护当下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网暴治理无疑是网络行为规范的重点工作。对于网暴受害者的维权困境,不仅需要公民有维权意识,还需要行政机关加强规范网络行为、司法机关支持受害人维权。
国家网信办:着手制定部门规章
张拥军表示,自《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下发以来的四个月,网暴信息清理拦截达到2875万条,陌生人不良私信日均下降48%,预警防范了377起热点事件可能出现的网暴风险。为更加有效遏制网暴现象,国家网信办着手制定部门规章。
“在网暴治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和网暴相伴相生的是网络戾气,相较于现实社会虚拟空间的隐匿性,网络淡化了人们的言行责任感,更容易出现口无遮拦,也会导致网络戾气。网络戾气会导致不友善言论集中扎堆出现,对网暴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同时,网络戾气也会使一些网民肆无忌惮、恶俗黑话不断,影响社会情绪,污染网络环境。”他说道。
他表示,整治网络戾气既包括对网暴本身的整治,也要改变导致网暴存在的网络环境。主要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严管评论区。评论区是大多数网民参与互动的主要环节,也是网络戾气容易集中出现的场所。要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加强评论区管理,同时压实账号主体责任,对其所发信息内容的跟帖加强管理,对未做好跟帖评论管理的公众账号和平台都会采取必要措施。
二是整治直播PK环节问题。PK环节也是容易出现戾气的主要环节,我们严肃查处一些主播在PK环节散发的戾气,查处逞勇斗狠、互撕攻击、谩骂吐脏等行为,针对部分主播逃避监管,借小号实施的恶俗行为,将对其所有账号采取统一处置措施,情节恶劣的将纳入黑名单。
三是处置网络戾气集中版块。深入排查贴吧、频道、圈子、超话、小组等环节,对违规版块进行整改,必要时采取暂停更新、解散关闭等措施。同时,对这些版块管理员账号也要进行处置,坚决遏制网络戾气。
就在不久前,3月1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法治局局长李长喜在新闻发布会上亦表示,下一步将从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角度进一步加大建章立制的力度,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研究,强化对当事人的保护救济。
专家建议司法机关支持受害人维权
在今年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专项立法,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定义;提出平台企业应当履行与其技术能力和商业经验相匹配的处置义务,鼓励当事人及时回应并提供便利;为网暴治理组建算法治理独立专家委员会等。
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分别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报告。南都记者注意到,两份报告均提及网暴,这也是网暴相关内容首次出现在最高检工作报告中。
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指导浙江检察机关办理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建议公安机关以诽谤罪立案,推动自诉转公诉,确立网络人格权保护公诉原则;坚决惩治网暴“按键伤人”,从严追诉网络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4万人。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程啸表示,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暴对受害者的现实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网暴也与个人信息泄露相关,人格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网暴治理也是网络行为规范的重点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并不是所有网暴案件都能得到像“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一样的处理结果——南都记者曾梳理近五年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30份网暴案件的裁判文书,只有这一起案件由自诉转为公诉。
该案件原告代理律师、京衡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晶晶表示,网暴案件想要实现刑事自诉转公诉,前提是当事人所遭遇的情况能进入刑事自诉的流程里,“现在我们遇到的很多案子,可能连刑事自诉都很难立起来,那就更不可能进入自诉转公诉的程序了。”
针对这一问题,她提出了两方面的建议。一是在立法和实践中适当放宽对这一类刑事自诉案件的立案标准;二是在刑事自诉转公诉的程序方面,应通过立法对二者的衔接和处理情况进行明确规定,构建起符合司法实践要求的自诉转公诉程序衔接机制,进而为这类案件的适当处理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网暴受害者取证难、立案难、难以穷尽网暴者等维权困境一直存在。程啸认为,对于网暴案件,他认为,不仅需要公民有维权意识,还需要行政机关加强规范网络行为、司法机关支持受害人维权。
采写:南都记者 孙朝
编辑: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