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CEO否认员工八千人,首次披露经营性收入突破1亿美元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3-03-28 18:03

近日,字节跳动旗下协同办公应用飞书发布了以“多维表格”“飞书应用引擎”“飞书集成平台”组成的“业务三件套”。据了解,从2020年至今,飞书相继发布了飞书Office、飞书People等产品,“业务三件套”的发布也标志着飞书继协同办公、组织管理后,进一步拓宽至业务工具,帮助企业向内要效率、向外要增量。

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飞书CEO谢欣回应了关于飞书的传闻,他否认了飞书的员工多达“八千人”的说法,并表示飞书需要大力、长期、持续地投入。

1679995810728.jpg

飞书CEO谢欣

 

飞书需要大力、长期、持续投入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飞书团队超过8000人。对此,谢欣表示,“我们从来没有过这么多人,但同时,我确实说飞书的人数是好几千人,这是真的。我们在中国应该是投入最大、最有决心、最有耐心的。因为我们看到这件事的天花板,或者说我们看到 SaaS 行业的潜力。”

此前,在字节跳动11周年年会上,字节跳动CEO梁汝波透露,公司对飞书和火山引擎的研发投入不低于抖音和 TIKTOK,从现在来看,ROI (投资回报率)不是很划算,但他觉得做好企业服务,对字节成为一家好的科技公司很重要。

谢欣也对此事作出了回应,他认为飞书需要大力、长期、持续地投入,“集团在说这件事情,ROI 不高,反而能看出集团对这件事情的投入和耐心是很不一样。否则在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下,某些公司根本就不会再去投入这件事情,而我们至今还在持续大力投入。”

今年2月,飞书在内部会议中宣布2022年ARR(年度经常性收入)达1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2.7倍。这是飞书自成立以来第一次披露核心业务指标。飞书CEO谢欣对此表示:“跨越1亿美元ARR,对SaaS产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据了解,年度经常性收入指的是按合同计算、每年带来的经常性收入,即SaaS订阅收入,同时也是企业服务领域的关键性指标。

谢欣表示,ARR是成熟的 SaaS 行业里,几乎每家公司都最关注的营收指标,“对飞书来讲的话,我们最关注的就是ARR。DAU其实不是一个营收指标。在To B行业,因为To B 不是靠用户上广告的, DAU是一个成本指标,你的DAU越多,要往里付出的成本越高,而ARR才是营收指标。”

“当我们达到1亿美元ARR的时候,我们自己还是蛮兴奋的。”谢欣表示,“我们是去年达到的,但我们是今年比较晚才宣布的,我们不太知道国内的同行情况,在同行里面,我们也许是第一个达到这个数字的。”


海底捞在飞书会议数超过31万

据了解,去年7月,海底捞正式上线飞书,目前集团全员10万多人都在使用飞书,包括一线门店的所有员工,在菜品SOP、菜品安全、企业文化、员工培训等场景都有落地。

1679995829817.jpg

飞书客户

作为较早起步数字化的连锁餐饮品牌,海底捞代表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水平,早在2011年,海底捞门店就用上了平板电脑点菜,并完成了点餐收银、排号订餐、会员管理等系统的数字化。随着数字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有一定数字化基础的企业,部分出现系统林立的“数字烟囱”现象,数据在不同部门的系统,总部难以掌握全局,员工日常需要在多个系统间来回切换。

海底捞首席技术官周浩运透露,海底捞的数字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效率和资源的整合,把各种工具、流程线上化;第二个阶段是建设数据中台,把数据真正拿出来开始做分析,做运营;第三阶段,海底捞开始建立算法能力,“把以往的被动反应变成超前预判。预判可能一开始有不准的地方,但通过我们不断校准、复盘和迭代,只要我们速度足够快,就能帮门店提升很多效率。”

周浩运表示,他个人最喜欢的是飞书服务台和机器人的产品,“当每天一千多家门店,那么多员工每天来问各种问题,而且很多是重复的基础问题的时候,HR、财务包括IT等部门的精力、时间实际上是不够分配的。服务台其实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超过 70% 的问题,都是机器人基于知识库自动去回复。”

按周浩运披露的数据,海底捞在去年2022年7月18日正式在飞书开服,截至目前,会议数超过31万;使用超过200款应用,自建应用超100款,建立40余个知识空间,累计浏览量超过40万;2022年H2服务台回答问题超过17万个, 机器人独立解答了 71% 的问题。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编辑:田爱丽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