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9日15时02分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北纬23.27度,东经112.94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震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距离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7公里,佛山市三水区城区14公里,佛山市城区32公里,广州市35公里。
震中位置示意图。
据了解,此次地震距离白泥-沙湾断裂约4km,震中100公里范围内,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5次,最大地震为1584年7月8日在广东肇庆发生的5.0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52公里)。时间较近的3级以上地震为2023年2月5日在广东三水发生的3.4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5公里)。
广东省地震局表示,根据震中附近构造特征、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地球物理学异常等综合分析认为:近几日原震区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两个月内发生两次地震
震中位置仅相差0.01度
事实上,这是两个月内当地第二次发生地震。2月5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北纬23.27度,东经112.95度)也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震中位置离此次地震仅相差0.01度。
今年以来,广东佛山、河源等地先后发生地震,广东是否进入了地震活跃期?此前,广东地震台副台长王力伟介绍,广东的地震活动大概可分为两个大周期,按照300多年一个周期来算,初步判定,广东目前属于第二个大周期的第V地震活跃幕,进入地震活动相对比较活跃的一个时段。不过,从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来看,目前的地震活动都处在正常范围之内。
广东省地震局信息中心(公共服务中中心)主任黄腾浪在今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水在历史上并不是地震频发的区域,连续发生3.4级左右地震的情况较为少见。“可以说是这两个月之内地震较为活跃,但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三水并不算是地震多发区。”
两次地震都同处一个断裂带,而此次地震是否系2月5日的地震所引发?黄腾浪表示,广东省地震局方面仍在进一步研究观测当中。
应急科普
突发地震时,第一时间该如何应对?
地震灾害按震级大小可分为七类:超微震(震级小于1级) 、弱震(震级小于3级)、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中强震(震级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强震(震级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7级)、特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8级)。
突发地震时,如果身处室内,需第一时间关闭明火、电源,以免地震挤压下发生爆炸、着火等危害。寻找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安全位置躲避,保护好头部,尽可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吸入引发窒息等情况。
如果身处户外,在大型公共场所时要立即就地蹲下,并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汽车要立即靠路边停车,危险管制区域内禁止行驶;身处野外则务必注意地震有可能引起的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等灾害。
逃生误区:
1.发生地震时,马上往户外逃生,通常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
2.躲入衣柜等家具里,反而容易错过逃生机会。
3.趴着或者躺在地上节省体力等待救援,容易因空间狭窄无法逃生。
4.乘坐电梯进行逃生,同样容易增加危险错过逃生机会。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张德威
编辑:陈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