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获悉,近日,圆通速递举办首次(全网)集体协商会议,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协商内容覆盖了圆通全国7大片区31个省(区、市),8万多个服务网点,超过45万名员工。
这标志着,在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邮政管理局指导下,全国快递行业首份同时覆盖直营和加盟网点职工的《(全网)集体合同》,以及首个将直营和加盟网点职工纳入企业民主管理体系的《(全网)职代会实施办法》正式诞生。
为全网一线快递员购买安全责任险
为突出职工方协商代表的代表性,圆通速递全国七大片区工会各选派1名协商代表,其中直营网点职工代表3人,加盟网点职工代表4人,外加圆通速递总部工会负责人2名,共同组成9人的职工方协商代表,首席代表由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担任。企业方7名协商代表由圆通速递公司网管、人资、培训、法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受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书面委托,首席协商代表由圆通速递有限公司负责人资的副总裁担任。
据悉,在首次(全网)集体协商会议之前,圆通速递公司工会依托七大片区组织架构,通过多场座谈会、随机访谈等不同形式,广泛征求职工,特别是加盟网点一线快递小哥的意见建议,在与企业行政方沟通后,最终确定了报酬支付、作业环境、保险福利、关心关爱、技能提升等五项协商议题。包括涉及全网员工的劳动报酬保障、劳动保护、福利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女职工特殊保护、劳动合同管理等各项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以合同条款形式全部纳入《(全网)集体合同(草案)》之中,涵盖所有直营和加盟网点的职工。
南都记者注意到,集体合同具体涉及:明确按时足额发放全网员工劳动报酬,总部采用信息可视化手段对薪资发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快递员劳动定额标准,并充分保障全网一线快递员休息休假权利;为从事配送快递、仓储分拣、货运司机等一线岗位的员工,根据工作需要提供相应的劳动安全防护装备;为全网一线快递小哥购买快递安全责任综合保险;向全网员工开展评优活动并设立助学奖;每年向全网员工开展评优活动,奖金标准为800元~10万元不等,等等。
此外,为履行好相应的民主程序,《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全网)职工代表大会(扩大)会议实施办法(试行)(草案)》也随之制定,以进一步与快递企业用工实际相结合、相适应。比如,关于职工代表身份,《实施办法》规定:“凡享有政治权利的,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以及在各加盟网点工作的职工,经选举产生均可当选为职工代表。”又如,职工代表结构,明确“职工代表中,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以及在各加盟网点工作的职工总数应不低于50%的比例;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总数不超过40%的比例”。
根据官方统计,在参与上述会议的180名职工代表中,来自直营网点的职工代表60余位,其余近120位均来自加盟网点,直营与加盟的职工代表比例接近1:2;从代表岗位看,180名代表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41人,占职工代表总数的22.78%,一线快递员代表139人,占职工代表总数的77.22%,(全网)职工代表大会(扩大)会议的代表性得到充分体现。
有望推动“三通一达”等企业落实“全网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全过程人员民主,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由于新业态用工方式、时间、关系较为灵活,传统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全适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业态灵活用工人员权益保障也成为多位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维护工作。2021年,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全国总工会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对快递员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22年1月,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市总工会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本市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党建带工建,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依法履行维权和服务职责。引导工会组织就涉及快递员切身利益的事项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此前有统计显示,上海全市范围内“三通一达”在册员工的工伤保险参保率仅为40%,在约14万基层快递从业人员中,绝大部分未参加社会保险。2022年5月,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本市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称,要求快递企业采用劳务派遣方式用工的,应督促劳务派遣公司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2022年12月,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以快递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推动签订覆盖企业全国职工的集团集体合同,并探索将加盟企业等合作用工企业劳动者权益保护纳入协商议题。”
南都记者梳理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发现,去年,全国已有至少20余座城市,签订了当地(市级)首份快递行业集体合同,涉及河北、福建、江苏、广东、湖北、河南、陕西、天津、内蒙古自治区等省(或自治区、直辖市),还有部分地区以区、街道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就已披露的信息看,合同内容多涉及快递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增长机制、工时与待遇等。(详情《每月最低工资3500?全国多地出台快递员收入兜底集体合同》)
国邮智库专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邵钟林告诉南都记者,“一线快递员的收入水平参差不齐,各地的最低收入保障也存在差异。由快递行业协会/工会出面代表员工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有助于强化快递员的维权意识,以及保障薪酬福利待遇。”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曾对南都记者谈到,集体合同与工资标准等一系列保障机制,对于快递员权益保障主要起到兜底作用,从中长期来看,相关的保障机制出台,也进一步考验快递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上海市总工会表示,针对“三通一达”等快递龙头企业直营和加盟两种用工模式并存等情况,上海市总工会和市邮政管理局以圆通速递有限公司为试点,在全面总结借鉴饿了么“协商恳谈”、美团(上海)“职代会(联合)会议”和“建会建制联动”的三种模式基础上,结合实际成功推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民主协商机制的又一新模式——“全网模式”,为后续推动包括“三通一达”在内的其他快递企业、互联网企业建立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