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正浓,饮茶正好,捻一缕茶香,守半盏时光,在茶艺中品鉴茶文化,学习茶道知识。近日,一场仿宋茶点雅集活动在紫苑茶馆举行,这也是“品茶问道·非遗之旅”第一季的收官之作,六期活动,涵盖不同主题,不同方式,品佳茗雅宴,享生活美学。
今年1月,由南山区文化馆联手深圳市国际茶艺协会等单位打造的“品茶问道·非遗之旅”第一季活动,正式开启。1月26日-27日,“品茶问道·非遗之旅”第一期活动在南山区南头古城竹园举办。通过“展示中国茶”“科普中国茶”“体验中国茶”“游戏互动”四个板块,集中展示了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并将潮州工夫茶、坦洋工夫茶、武夷岩茶等相关的非遗项目进行展示与品鉴,两天活动吸引了总共近万人次观展参与。
第二期活动以茶会雅集形式举办。“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赏中式园林,习唐宋风韵,此次雅集为大家带来一场茶与乐对话,花和香互随,多感官的文化体验。
生姜、花椒也可做茶!非遗项目“白族三道茶”你了解吗?第三期活动——白族三道茶,身穿白族民族特色服装的茶艺师,现场煮茶,娓娓道来,文化气息随着茶香顿时飘开。第一道苦茶,第二道甜茶,第三道回味茶,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先苦后甜,回味无穷。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第四期活动——潮州工夫茶,让参与者走进一场熟悉的茶道中。潮州本地人把茶叫做“茶米”,可见茶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像米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潮州工夫茶,早已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宁可食无肉,不可饮无茶。
茶艺师现场介绍,潮州工夫茶艺是潮汕地区流传较广的一种茶叶冲泡技艺,也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参与者按照老师的教学,现场开泡,想喝一杯功夫茶,看来要下一番功夫。
第五期活动——武夷岩茶活动,在南山御香岩会馆圆满举办。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相伴而生的茶俗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喊山、斗茶,这些茶文化知识,让大家顿时长了见识。
第六期活动有点特别哦——仿宋点茶。“身着汉服点宋茶”让大家瞬间穿越回宋朝,一群文人雅客一起以茶会友,焚香点茶,诗意优雅。大家仿佛回到宋代斗茶的场景中,互相比拼着自己的点茶技艺,你来我往,难分胜负,不亦乐乎。
总共六期活动,各有特色,有学,有玩,有看,有赏。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前来,一起参与,亲身体验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之魅力。市民肖女士一场活动不落,忠实粉丝,“收获颇丰,相当于了经历了一场茶文化的游学,一场产文化的非遗之旅。”在她看来,这些主题鲜明、立意丰满的活动让自己近距离接触了更具体的传统茶文化,原来悠久的非遗技艺就在自己身边,而且可看可闻可触摸,非常接地气。
活动举办方深圳市国际茶艺协会执行会长陈锌,亲自上阵现场开讲,分享相关茶文化非遗项目的知识。她认为,市民参与的热情之高出乎她的意料,每场活动爆满,大家均感觉收获满满,以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品茶问道·非遗之旅”第一季活动圆满收官,接下来,还会推出第二季,活动将更加精彩,更加丰富。
据主办方介绍,“品茶问道-非遗之旅”活动,旨在让市民看见传统文化之美,收获非遗项目体验,让更多人看见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传统文化的韵味,激发文化传承活力,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传承、文化体验的新期待,以更高追求、更新品质和更强声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南山区“文化立区”贡献非遗力量。
文章来源:深圳市国际茶艺协会
编辑:林燕德